本报评论员
市委十六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建好用好平台载体,找准“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加快转型发展的工作抓手,从七个方面着力,不断增强转型发展整体承载力。
开门要善于找到门锁,抓工作更要善于找准抓手。一项工作再千头万绪,也总有其要害和“命门”,一旦找准了“命门”,就像牵牛抓住了牛鼻子、开门找到了门锁,往往是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加快转型发展,就必须立足我市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全会明确的七大抓手,周密谋划,精准施策,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一是抓规划。各级领导干部以及产业链链长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科学务实抓好分管领域和产业链的产业规划;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主动作为,认真做好职能领域的产业规划;要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着眼打基础利长远,用发展的眼光抓规划。二是抓园区。要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打造特色园区;要坚持以合理、便捷、高效为目标,全面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要对标学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先进的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园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三是抓产业链。要着力在提升重点产业链长度和强度上下功夫,精准延链补链强链;要建好用好“链长制”,实行“一链一策”,及时帮助解决产业链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要坚持品牌化发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做强做优专业镇。四是抓龙头带动。一方面要围绕产业布局,画好招商图谱、讲好大同优势,在引进龙头企业上持续发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本土有实力、有情怀、有头脑企业的支持引导力度,在培育龙头企业上深耕细作。五是抓服务保障。要强化引育管用全环节政策支持,用好“双十六条”人才政策,切实抓好人才服务;要实施好“北京研发、大同制造”“北京研发、大同中试”科技发展战略,积极对接首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切实抓好科技服务;要用心用情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抓好企业服务。六是抓市场主体。要狠抓各类主体培育,持续实施国企扭亏减亏、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引进培育外资外贸企业,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市场主体;要狠抓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公共服务,深化市场化改革;要狠抓改革措施落地,持续化解“准入难”、着力破除“准营难”、多措破解“经营难”、有效解决“退出难”。七是抓招商引资。要提升工作能力,提高招商工作实效;要树立良好作风,大力发扬“四千”精神,始终保持敢于争先、勇于攻坚、善于破题的工作状态;要坚决守好底线,算好经济、长远、生态“三笔账”,守住环境保护、文物保护、耕地保护、安全生产“四条底线”;要强化招商队伍建设,抽调精兵强将,抓好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招商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加快转型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纷繁复杂,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立足自身发展定位,用活用好七大抓手,举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锚定目标,踔厉奋发,就一定能够谱写出古都大同转型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