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露) 一年一度盛会兴,车河论坛话不同。8月20日,第十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主论坛在灵丘县平型关酒店举行,来自国内外产学研、市场营销、品牌策划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为灵丘县有机农业发展“把脉”。在主论坛上,13位专家围绕“有机农业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主题先后发言,并进行现场交流研讨。
从2014年开始,我市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每届均有2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研讨,汇聚业内“智囊团”,为有机旱作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把脉支招。2018年,灵丘有机农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扶贫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进行了展示和交流。2021年,我市编制建立了一整套有机技术体系和规范,其中《中药材酵素生态种植技术规程》获批省级地方标准项目支持。2022年,“十四五”重点研发有机旱作项目落地灵丘,开始建设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中国特色有机农业发展了34年,如何进一步延伸有机农业体系建设?以车河为典范的有机农业怎样实现生态价值?专家们就此从多个层面进行了探讨交流。
主论坛上,日本国立岛根大学名誉教授保母武彦通过视频作了《如何实现粮食生产目标的既保质又保量——日本失败的教训引发的思考》主题发言。随后,曾任巴拿马国家审计总署法务部长的陈慕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何慧丽、大同城市战略研究院院长李波等12位专家、企业家,就全域有机农业发展探索、技术体系及灵丘有机农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有机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分别作了精彩报告,为有机农业发展增智赋能。
虽然地处大山深处,但这个以村庄命名的国际有机农业论坛正在举办第十届,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发展的现代气息被全国媒体聚焦。当日的主论坛吸引了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山西日报、澎湃新闻、上游新闻等52家媒体现场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