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美有多远?墨西哥齐拉姆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居民说,仅仅相距一朵“云”的距离。
在这朵“云”的两端,中拉技术人员、环保人士默默守护着拉美的濒危动物,守护着万千物种的家园。
齐拉姆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繁茂。保护区占地690多平方公里,超过590种动植物在这片湿地繁衍生息。
然而,由于非法狩猎、无节制放牧和盗伐林木,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齐拉姆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迅速恶化,近80%的雨林遭受破坏,许多物种的栖息地急剧缩小。美洲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近危物种”。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当地社区和环保人士希望了解美洲虎等受威胁动物的活动区域,在努力寻找它们的足迹。
在智利,人们同样怀着急切心情寻找另一些濒危动物的足迹。
智利的纳韦尔武塔山脉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这里有年龄高达2000多岁的南美杉,还有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达尔文狐。
智利环保组织“森林之道”创始人贝尔纳多·雷耶斯介绍,达尔文狐被视为具有高生态保护价值的“伞形物种”,对它们的保护也有助于保护其他物种。
广袤的森林中,无论是美洲虎还是达尔文狐,往往活动隐秘、踪迹难觅,人们很难在自然状态下见到它们。对于盗猎、盗伐行为也难以实时监控。
要在自然状态下关注、守护濒危动物,“科技守护自然”项目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深圳,华为TECH4ALL数字包容项目办公室的项目经理曾铭收到了项目部发来的视频:一只美洲虎正悠闲散步。她看了看表,拨通了华为墨西哥公共关系与对外沟通经理萨米拉·埃雷拉·佩雷斯的视频电话。她们约好把“科技守护自然”项目下一阶段的工作再梳理一遍。
2022年5月,墨西哥尤卡坦州政府与中国华为公司、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携手在墨西哥开展一项名为“科技守护自然”的人工智能技术合作项目。项目在尤卡坦半岛齐拉姆保护区通过“秘境之眼”相机,全天候不间断采集保护区视频数据,利用华为云技术等,在云端进行视频AI分析,以此监测生物多样性指标,并研究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智利,“科技守护自然”项目除了对达尔文狐等不同动物叫声进行识别和研究,还能监测盗猎者的枪声、盗伐林木者的卡车与电锯声,一旦识别会实时报警,将定位信息推送到当地护林员的手机,帮助他们快速到现场干预。
在墨西哥齐拉姆地区,自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项目共成功检测到119个物种,包括5只野生美洲虎个体,以及88种鸟类、22种哺乳动物、5种爬行动物和4种两栖动物,其中34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曾铭介绍,目前华为在全球4个大洲的46个保护区开展了“科技守护自然”项目,用数字技术保护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森林、湿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她表示,希望能与更多伙伴携手,“充分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科技守护自然”项目是中拉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组成部分,在众多人心中种下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据新华社广州/墨西哥城8月28日电 (参与记者 朱雨博 王攀 梁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