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明璇) 9月1日,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卢东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实现“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凌宇主持,大同大学党委书记赵水民,市领导周鹏、张文伟、王明厚、刘鹏、宋志燕、张晋伟、温旭斌、王丽萍出席。
卢东亮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突出贡献人才表示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各类人才和人才工作者致以问候和敬意。他指出,国以才立,业以才兴。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贯彻落实重大部署要求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在准确把握当前形势机遇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强力度抓好抓实人才工作,不断开创大同人才工作新局面。
卢东亮指出,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不断加强。今年上半年,全市与高校签约合作项目41个,全职引进博士88名、“双一流”高校或知名医科大学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121名,全市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8名,为4家院士工作站、299名“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发放人才补贴3296.9万元。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市人才工作存在的差距和痛点,准确把握人才事业发展的形势任务,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一要抓产业,有产业城市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围绕“四大赛道”,加快产业布局,围绕“北京研发、大同制造”和“北京研发、大同中试”,打造创新平台,坚持“引”“育”并举,推动市场主体量质齐升,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二要抓环境,打造适宜人才成长的最优生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创造安心、放心、舒心的干事创业环境,切实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三要抓引进,突出优化人才结构最直接手段。持续深化省校合作,加强“12大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引进高校人才,完善柔性引才政策措施,持续招引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构建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效能突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四要抓培育,激活本土人才的源头活水。注重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加强高技能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科学的本土人才培养体系,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留在大同就业创业。
卢东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党委(党组)抓人才工作的政治责任,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大力度宣介大同人才政策,全方位讲好大同人才故事,充分宣示大同爱才之心、引才之切、用才之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希望广大人才永葆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锤炼过硬本领,勇于开拓创新,扎根大同、建设大同、奉献大同,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会上,刘鹏就《大同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激励十六条措施(试行)》《大同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创优人才生态十六条措施(试行)》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大同大学、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城区、灵丘县、同药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表彰奖励了大同市突出贡献人才,为12个省校合作示范基地授牌。
市法检两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属大专院校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委书记、组织部长,市管企业及部分民营企业、市管公立医院及市属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获得突出贡献奖的人才代表及省校合作示范基地单位负责同志,部分驻同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市委联系专家代表,引进人才代表,市委组织部有关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