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雅敏) 今年以来,我市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用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是近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的。
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我市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推进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简化与高端装备制造、煤炭化工等我市主导产业有关的研发物资进出口手续。实施促进合成生物、航空服务等核心产业发展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
加大金融信保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各类政策性银行开展跨境融资业务,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利用大同外贸企业“助保贷”平台,对有市场、有订单、扩大再生产需要资金支持的优质中小外贸企业,给予融资政府风险补偿支持。支持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保持市级财政对企业出口信保保费政策补贴的连续性、稳定性。
加强贸易风险防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难点、消除企业发展痛点、疏通市场堵点。进一步加强调度分析和预警监测,提前研判全市外贸走势。对接省级有关部门,为企业提供法律技术咨询等服务,指导相关行业和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引导支持企业加强合规建设,支持行业和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以及知识产权调查等维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