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燕) 立秋一过,本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但过敏人群却很难熬。很多人认为春天容易花粉过敏,可秋天花都开完了,为什么还是会过敏呢?而且过敏症状还更严重?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三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吴凌颖。
“其实,花粉过敏的‘元凶’真不是那些颜色鲜艳的观赏花,而是那些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木、杂草类植物……”吴凌颖说,花粉家族主要是“虫媒”和“风媒”两类花粉。游离在空气中的花粉,并不是来源于那些主要依靠“虫媒”传播的鲜花,此类花粉颗粒大、数量少,传播范围有限,引起花粉过敏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来源于依靠“风媒”传播的树木和草的花粉,因其体积更小,在风的作用下传播也更广,更易被人吸入并导致过敏反应。我市秋季的花粉主要来自于蒿草、豚草、葎草这些不起眼草类。此外,花粉浓度还受地形、气候、过敏植物覆盖率等影响,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花粉浓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秋季花粉高峰期有所推迟,这与天气密切相关,花粉播散受温度、湿度、日照、气压、风速、降水、蒸发量等影响。吴凌颖说:“9月2日晚,我市各大医院急诊科咳嗽、哮喘患者骤增,就是因为雷暴天气+花粉浓度过高引发的。雷暴来临前的冷空气气流把花粉或霉菌颗粒带入云层,云层中的水分和闪电使花粉颗粒爆裂,释放出颗粒更小的微粒。返回地面的花粉,因颗粒小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从而引发哮喘等过敏反应。”
吴凌颖表示,因天气因素导致的哮喘发作或加重,多发生于花粉季节,与花粉或霉菌过敏有关。患者应积极治疗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并且尽量减少花粉接触,户外归来可用盐水或清水冲洗鼻腔及面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预防性抗过敏药物,避免意外发生。同时,她提醒市民,花粉过敏可防可治,在过敏缓解期后,要积极进行相对应的脱敏治疗,可从根本上阻断过敏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