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波长的光会显现不同颜色。人眼可见光波长在380nm到720nm间,此范围内的光被称为可见光。超越可见光波长范围,虽无法被人眼直接看到,但并不意味着光就不存在。
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由长到短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排序,其中,385nm到505nm间的光呈蓝色。但这不是我们所说的蓝光,那是特指的“有害蓝光”,是波长在415nm到455nm间的短波蓝光。
蓝光为什么有害?由于这些蓝光波长较短,在穿过晶状体后会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睫状肌需更多的调节才能把成像看清楚,否则就会视物模糊,时间一长,自然就易疲劳。此外,短波蓝光本身对于视网膜也存在影响,研究发现,当蓝光强度达到1500lx,直接照射视网膜3个小时后,视网膜细胞就会出现凋亡,数量会因此明显下降。此外,还会刺激皮质醇生成、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导致失眠。
目前,防蓝光有两种方法,即在镜片中加入抗蓝光因子,这些物质可在蓝光穿过镜片时将有害蓝光吸收,或是给镜片镀上一层光学薄膜,将蓝光反射回去。 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