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抓基层党建 创清廉机关”工作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狠抓机关党建工作,努力打造清廉单位,全面推动自然资源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工作、以业务成绩检验党建成绩’,党建和业务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尚文介绍,该局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推动全局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业务工作成绩显著。在消化“批而未用”土地、不动产登记清零等多项工作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发证经验成为全国先进典型;高质量完成集大原铁路建设项目(大同市段)等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四级林长制体系初步建立,林业固定投资达到10亿元,增长15%。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长期以来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离不开清廉机关创建的保障。
目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开展清廉大同建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清廉机关”建设中,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拓展清廉机关建设和“六治”作风大整顿,构建一体化推进“三不腐”长效机制。该局扎实开展清廉单位创建,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三清单”和任务台账,有重点、分步骤地推动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党纪法规,收看警示教育片,举办廉政警示教育课,让干部职工在思想上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构筑起思想防线;加强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建设,以“推进权力公开规范运行,建立清廉制度体系”为目标,以构建“行政审批运行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健全、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严密”等4个方面的权力运行制约体系为主要任务,全方位优化制度、优化机制、优化流程,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梳理机关各科室部门职责,形成权责清单225项,认真对照“三定方案”,形成事项清单202项,摸排现行制度底数,形成制度清单55项。同时,紧盯管人、管权、管事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管理监督,全面梳理完善各项制度规定,从制度和机制上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盯紧时间节点作出廉政提醒,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公开曝光省、市查处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切实把严节关、年关、廉洁关;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步,抓严抓细抓实,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重点围绕吃拿卡要、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公车私用或私车公养、大操大办婚丧事宜等问题,聚焦不担当不作为、履职错位越位、文山会海、慵懒怠政、层层加码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充分发挥清廉示范作用,该局下属的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清廉单位建设中脱颖而出,不动产登记工作成果显著,在全省首家完成全市域“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通联测试,实现了抵押登记业务“全省通办、异地办理”,真正实现了“三优”助企新模式,推动我市两个项目实现“房证同交”。
刘尚文说,通过清廉机关创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履职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积极推进“双评价”“双评估”,正式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国土空间更加优化;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处置闲置土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二是推进改革成效突出,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三级联办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全市自然资源实现“全业务全程网办”,同时深化能源革命,大力推进地热资源项目建设,在天镇县建设我国中东部地区第一个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科研示范基地和试验发电站。三是生态底色更加亮丽,积极推进“林长制”改革,初步构建保护管理新机制,桑干河湿地公园、神溪湿地公园列入国家级湿地自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20.61%,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四是防范风险举措得力,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地质灾害“人防+技防”科学防范能力显著提升,为117处隐患点安装了普适性监测仪器、6处隐患点安装了专业监测仪器,强力推进全市森林草原防火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排查穿越林区线路区段254.46公里,整治森林草原火灾隐患98处,真正做到防火于未“燃”。刘尚文表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投身“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