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延续大同雕塑传统 展现古都文化家底

  “中国雕塑之都”的冠冕成为古都大同的又一重要文化符号,汇聚众多艺术大家纷至沓来在同采风,吸引无数艺术院校学子来同艺术“朝圣”,并由此推动大同的文化事业更加兴盛。

  从2009年开始,经过数年精心编撰,由冯骥才担纲总编,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大同雕塑全集》,于2012年初正式出版发行,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该丛书共六卷,其中《云冈石窟雕刻卷》上下两册,对云冈石窟的每一尊雕像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洞窟形制、造像风格、题材布局和装饰纹样诸方面等等都作了分析说明,理清了云冈石窟在开凿的60多年中,云冈模式的发展变化;《寺观雕塑卷》上下两册,通过大量图片全面介绍了大同寺观的雕像,每一张图片后都有对雕像的造像年代、工艺技术以及艺术特色的文字说明;《馆藏雕塑卷》一册,以介绍北魏时期墓葬出土的石刻艺术、俑像艺术、民间寺庙中铸铜和陶瓷雕塑艺术为主;《建筑雕刻卷》一册,全面介绍展示了大同古代建筑中的精美雕刻细节。该丛书备受国内艺术界追捧,好评如潮,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记者在网上浏览书评一栏,“极其震撼”“非常精美”“图片与文字并美俱佳”“大同的文化厚重可见一斑”等评论众多。

  为进一步塑造“中国雕塑之都”品牌,由中国美协、中央美院合作,利用大同古城墙北城墙内空间,营造“中国雕塑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座专业性强的全功能现代雕塑博物馆,该馆成为许多游客来同感悟艺术文化的重要打卡地,年平均接待国内外游客量为27万人次,全年开展丰富多样的社教、展陈、研讨等活动,与全国20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教学研究基地,与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中国雕塑学会、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等20所知名艺术院校、团体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该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汇聚各地学术家、艺术家及广大艺术爱好者,如今更名为“大同雕塑博物馆”,在国内艺术文化领域已形成具有标杆性的不可撼动的影响力。

  2011年9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和大同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开悟·2011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以雕塑艺术形式命名的“双年展”,参展艺术家阵容强大,既集合了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专家团队的学术力量,又展现了活跃的当代青年创作队伍的创新成果,来自9个国家的88位雕塑家送选参展作品324件组;两年后,“延伸·2013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如期再至,共有159位雕塑家的280件组作品参展;2018年11月,“不同·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再临大同,展览分五个板块250件作品,展览主题彰显“和而不同”,发出面向世界的艺术宣言:只有不同,才有大同。双年展是中国雕塑界的一次重要盛会,是中国雕塑团队学术水平和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和展示。展览深入推动当代雕塑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交流互动,并与大同的地域文化发展相呼应,让“中国雕塑之都”的品牌更加闪亮。

  采访中,我市众多文化学者和艺术家表示,三届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的举办,意义深远,通过城市收藏,许多优秀艺术家的作品留在大同,成为城市新的文化财富,很好地延续了大同的雕塑传统。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地产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思想旗帜引领方向 实干笃行开创新局
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
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对象公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2023跨国公司与中国 主题展”在青岛举办
延续大同雕塑传统 展现古都文化家底
文韵动大同 秋实盈古都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