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华) “农行推出的智慧畜牧贷太好了,不仅提供贷款支持,还帮我搭建了智慧畜牧场景。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了解到每头牛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养殖水平。”提起“智慧畜牧贷”,大同市永成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成赞不绝口。
永成畜牧饲养奶牛5000余头,去年在搭建实验室期间遇到了融资问题。“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真正需要贷款的时候才知道活体抵押的困难。”杜成说,关键时刻,得知农行的“智慧畜牧贷”业务,并向农行大同市分行云冈支行提出贷款申请。了解到杜成的贷款需求,农行大同市分行、云冈支行相关负责人多次前往企业调研,就企业生产情况、融资需求进行充分了解,现场办公开展资料收集等初步工作。“三农”团队迅速开展打耳标行动,仅用6小时就为1300头牛打上智能耳标,刷新了农行人工打耳标纪录,并于2022年9月向企业发放首笔800万元贷款,这也是全省金额最大、全市首笔法人智慧畜牧贷款。截至2023年10月末,农行大同市分行共向永成畜牧成功发放贷款1800万元。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山西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和晋北肉类平台建设,畜牧业呈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态势,目前全市猪、牛、羊、禽类饲养量分别达174.8万头、36.4万头、336.3万只和1873.7万羽。但随着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户贷款难、畜禽深加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此,农行大同市分行结合区域畜牧业发展实际,不断加大助农惠农支持力度,将推广“智慧畜牧贷”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破解大同畜禽养殖主体融资难题,积极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深入养殖主体开展市场调查。从担保创新、监管创新、养殖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采用活体抵押融资新方式,运用“智慧畜牧贷”信贷产品,探索出有效解决畜牧业贷款抵押难问题的路子。
“智慧畜牧贷”是以活体牲畜为抵押物,贷款发放后,通过智能耳标为每个活畜资产提供数字身份识别码,实现一物一码、一物一档,使得活畜资产可视、可控,依靠金融科技手段来实现对活体牲畜监控,较好地解决了监管难的问题。经营主体也可以利用这个数字场景平台进行管理,提高饲养效率。农行大同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同,金融与畜牧业两业“牵手”意义重大,永成畜牧1800万元“智慧畜牧贷”的成功发放,实现了动产融资由农户向法人拓展的创新突破。截至10月末,农行共发放“智慧畜牧贷”7800余万元,较年初增长6100余万元。下一步,中国农业银行大同市分行将持续加大“智慧畜牧贷”推广力度,让活体养殖搭上金融的便车,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实际行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