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雅敏)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面深化社会共治,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开展培训,健全管理体系。今年以来,市食安办组织食品安全线上线下培训12次,培训监管人员1500余人次,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各成员单位围绕职能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和基层开展重点宣传活动132场次,多层次、多形式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帮助预防、发现和管理食源性风险,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制止餐饮浪费,保障重大活动餐饮安全。市食安办深入大同大学举办“制止餐饮浪费青年在行动”宣传活动,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减少粮食储备、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食品抽检等环节浪费。高质量承办全国食品抽检监测技能大比武决赛、全省食品抽检监测技能大赛等重要活动,圆满完成第十六届省运会、首届中国预制菜企业(大同)峰会、山西省第九次旅发大会等17项重大活动的餐饮食品安全保障任务,累计保障6.7万人次用餐安全。
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我市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发布诚信经营倡议书、反对食品浪费倡议书等,制作食品安全海报、图解、视频等宣传品13003个。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活动期间,“忘忧草”食品安全志愿者在游客集中场所开展志愿服务,受到广泛好评。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有效处置食品消费举报投诉,今年截至目前,共受理食品问题投诉2731件、举报401件,办结率均在99%以上,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