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不仅要有田园风光,更要有带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和能够“贷”动产业振兴的金融支撑。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投入,用真金白银解决涉农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真正将金融优势发挥在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上。在金融“活水”的不断浇灌下,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贷”动畜牧业更好发展
“通过智能耳标,可远程监测到牛的情况,养殖户实现了数字化养殖,我们也能对活体抵押物实施监管。”11月19日,谈起永成畜牧公司“智慧畜牧贷”项目落地情况,农行云冈支行副行长李铎说。
“畜牧业发展真的太难了,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给养殖户带来巨大冲击。资金短缺的时候,最值钱的牛羊难以作为抵押物……”长期工作在基层,李铎深知养殖户的不易,也深知“智慧畜牧贷”会给畜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
李铎告诉记者,“智慧畜牧贷”是农行为支持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创新推出的数字化产品,具有便于确权、一次授信、所用随贷、循环使用的特点,可有效解决“活体抵押难”的问题。
“永成畜牧目前贷了1000万元的‘智慧畜牧贷’,这笔贷款非常有代表性,可以说是我们分行破解畜牧业活体抵押难的破冰之作。”李铎告诉记者,去年8月,永成畜牧公司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该分行确定使用“智慧畜牧贷”产品办理贷款。“为了不影响奶牛正常产奶,我们每天只有4小时窗口期可以作业,最后仅用一天半就完成了1000多头奶牛的打耳标、场景信息录入工作。团队从了解企业贷款需求到放款,仅用了8天时间就完成了调查、审查、审批。”
“截至目前,我们分行已为多个畜牧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超3000万元。”李铎希望通过深度推广“智慧畜牧贷”,让更多养殖主体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让全市畜牧业得到更好发展。
担保架“金桥” 黄芪得“活水”
2018年,山西恒广北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中药材品牌建设第一批名单。“正是这一年,我们开始支持这家专注于黄芪产业的企业。可以说,我们见证了该企业成长的黄金期。”11月20日,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任晋雅告诉记者,担保就像一座“金桥”,把农业企业和银行“连”在了一起。
成立于2004年的恒广北芪公司以“恒山黄芪”为主产品,是一家集科研、保护、繁育、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市级中药材龙头企业。2014年,该企业成为我市“百园立农”重点企业;2018年,入选中药材品牌建设第一批名单,之后,该企业获得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担保支持。
“企业到银行贷款,最常遇到的就是抵押物不足的问题,这时候如果没有担保机构在中间‘牵’起企业和银行的‘手’,企业很有可能拿不到急需的资金,或者因为只能拿到少量资金而失去最佳发展机遇。”任晋雅告诉记者,“2018年,恒广北芪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如果没有担保机构支持,他们只能贷到不足100万元,而在财信担保这座‘金桥’的加持下,恒广北芪一下子贷到了800万元。”此后,从2019年到2023年,3000多万元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该企业,为其腾飞插上了翅膀。
“2019年,恒广北芪成功挂牌‘晋兴板’;2020年,新建占地23亩的黄芪加工厂。如今,不仅企业销售收入逐年增加,还直接带动两个乡镇农民务工增收140余万元。可以说,担保在推动企业发展、产业壮大的同时,助推了乡村振兴。”任晋雅说。
小小杏果穿上“铁布衫”
“大接杏是阳高县招牌农产品,可就是这小小的杏果,每年春天都牵动着全县上下的‘神经’,一阵寒风吹过来,说不定就断了杏农盼望丰收的希望。”11月21日下午,太平洋产险大同中支负责人黄滨对记者说,农业保险就像一件“铁布衫”,兜底保障产业发展。
2023年春节前夕,太平洋产险大同中支与阳高县展开对接,携手为该县的“金果果”大接杏打造一张兜底保障“安全网”。“大接杏容易在花期受到寒冷天气的危害,杏种植保险(地方政策性)是专门针对大接杏特点打造的专属保障产品,保费采取‘政府+农户’的缴费模式,农户掏40%、县财政补贴60%,就能让自家的杏树穿上一件防范风险的‘铁布衫’。”黄滨说,做好农业保险产品是保险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为乡村振兴兜起了一张“保障网”。
今年4月,一场“倒春寒”袭落满树杏花。“冻灾后,我们立即对承保的阳高县龙泉、罗文皂、王官屯3个镇的186户村民启动了赔付程序,这些村民都按赔付标准获得了每亩300元的赔付资金。”黄滨说,今年是杏果保险第一年大面积铺开,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大力支持县域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更多农产品穿上“铁布衫”,解除产业发展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