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颐养之家”绘出老有所养幸福图 “帮扶车间”铺就脱贫群众致富路

云州区许堡中心村“颐养之家”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政府投资50多万元完善入住条件后,现在已有10位老人入住。“颐养之家”根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开展分级护理,并定期举办文娱活动,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质,让老人们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
天镇县委、县政府投资建成的帮扶产业城,可带动3500余人就业,确保移民新区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搬迁户都能实现“家门口就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投资50余万元、占地700平方米的云州区坊城新村“颐养之家”已有13名老人入住,他们在这里享受着温馨的幸福生活。
投资210余万元的左云县云兴镇南家堡“颐养之家”占地900平方米,现集中供养老人14名,他们遵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宗旨,加大硬件投入,强化软件建设,为老人们编织起一张幸福养老网。
浑源县南榆林乡聚兴村是由8个易地搬迁村共同组成的新农村,“颐养之家”坐落于村委会内,与村卫生所相邻,占地400平方米,投资33万元,村里老党员义务参与“颐养之家”管理,现入住老人8名,做到了养老不出村。
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帮扶车间在全县免费培训近1500人,带动1085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点亮了乡村“巧娘”的新生活。
灵丘县上寨镇石矾村“颐养之家”投资39.8万元,在村委会原办公房屋基础上改建而成,占地900平方米,收纳70岁以上无生活自理能力且子女无法照料或无赡养能力的空巢、失独、独居、留守老人,现有12名老人入住,配套有呼叫器、电视机、热水器、洗衣机和独立卫生间,让居住的老人们有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阳高县新东村“颐养之家”位于东小村镇易地移民搬迁村,通过政府补贴、个人缴费、社会捐助多渠道筹措资金,目前已为全镇26名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提供了普惠性养老服务。
农产品深加工带来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广灵县周图寺村黄芪产业园帮扶车间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带动务工农民实现增收,人均月收入近4000元。

  近年来,市乡村振兴局持续推动全市农村“颐养工程”和帮扶车间吸纳务工农民,实现农村困难群众老有所养,有劳动能力的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全市52个“颐养之家”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可为1500多名农村困难老人提供送餐、医疗等服务,为400多名农村“两无”老人提供入住服务。我市“颐养之家”典型经验做法在《中国乡村振兴》《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进行了报道,并作为2022年全省养老服务“惠民生、增福址”十件事之一进行了发布。目前,全市认定就业帮扶车间239个,吸纳8364人务工,其中,脱贫劳动力4781人。

  走进浑源县南榆林乡聚兴村“颐养之家”,厨房、餐厅、卫生间、洗衣房、棋牌室、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或在屋外散步,或在房间看电视,或在棋牌室下棋,个个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在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帮扶车间,“巧娘”们双手上下翻飞,一件件精美的手工编织品呈现在眼前……

  为确保农村“颐养工程”顺利实施,我市出台了《大同市农村“颐养工程”实施意见》,确定云州区为县域试点,探索建立服务多样化、运行可持续、费用能承受的养老模式,着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颐养工程”,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离不开坚实的组织保障、完善的设施保障和有力的资金保障。为推动农村“颐养工程”扎实开展,市、县两级成立农村“颐养工程”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专班,由村“两委”负责落实颐养服务站运营管理具体工作。同时,我市把农村“颐养工程”实施成效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考核范围,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工作扎实开展、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在推动我市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完善的同时,进一步筑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把“帮扶车间”建在农民家门口,把培训和就业机会送到贫困群众手里。在精准帮扶中,我市因地制宜在全市197个易地搬迁点全部设立帮扶车间,结合搬迁村实际,设置了编织、服装、家政等就业岗位,确保脱贫群众迁后有产业、增收有渠道。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新阶段,“帮扶车间”焕发新生机。我市以工业化理念加快推动帮扶车间转型升级为发展车间、致富工厂,努力打造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引擎,进一步规范提升帮扶车间运行管理水平,更好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报道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文旅
   第08版:特稿
“颐养之家”绘出老有所养幸福图 “帮扶车间”铺就脱贫群众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