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组因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突发脑组织损伤的疾病总称。我国成年人终身脑卒中患病风险高达39.3%,居世界首位。气温变化与脑卒中患病风险密切相关。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升高1.13%,脑卒中死亡风险升高1.2%。这可能是由于寒冷的天气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小板升高、血压易波动、血液黏度增加所致。因此,一旦进入秋冬季节,我们更应该注意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另外,气象因素可能是脑卒中不容忽视的潜在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预防脑卒中的首要任务是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久站,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3至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同时,要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有意识地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做好定期体检。另外,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应避开早晚寒冷时段。
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