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红) 2024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同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市双拥办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和驻同各部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我市“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深入推进“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扎实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不断增强军政军民向心凝聚力、奋进团结力、战争制胜力,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
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和驻同各部队要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军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引导广大军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充分发挥双拥文化广场、拥军示范街和纪念设施等阵地作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融入新春游园、灯会、庙会等节日民俗。充分运用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发挥新媒体矩阵影响力,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宣传全市广大军民投身强国强军实践取得的优异成绩,宣传各地各部队涌现的功臣模范和“最美军嫂”“最美拥军家庭”“最美拥军人物”“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激励军民携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努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在云中大地奏响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主旋律。
通知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部队备战打仗现实需要,利用节日走访、军地座谈等时机,主动了解驻同部队战备训练和建设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想方设法帮助部队办实事解难题。要充分发扬拥军支前优良传统,积极协助部队遂行战备值勤、冬季适应性训练、跨区机动等任务,跟进做好通信、交通、水电、食宿等各项保障工作。广泛开展社会化拥军,丰富拓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等形式载体,助力部队战斗力提升。倾斜关爱任务一线和驻高原、海岛等边远艰苦地区部队,深入开展“聚焦一线、聚力解难”拥军优属专项活动和“情系边海防官兵”系列活动,认真组织第三届“你为祖国守岁 我陪亲人过年”新春拥军优属“八个一”活动,向坚守边海防一线和海(境)外执行任务官兵家庭送上党和政府及家乡人民的真情关怀,帮助解除后顾之忧,激励军心士气。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通知要求,驻同各部队要自觉践行我军根本宗旨,在圆满完成军事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多办惠民生暖民心的好事实事。要全面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党建、教育、医疗、消费等特色帮扶,组织官兵走村入户了解帮扶成效,开展组织帮建、义务巡诊、助学兴教、移风易俗等活动,研究精准化支持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措施办法。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和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看望城乡低保对象、残疾人家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要积极参加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等活动,加强军警民联防联治,协助地方维护机场、车站等春运秩序,勇于承担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任务,为群众欢度佳节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通知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挥双拥工作平台和机制优势,扎实推进“双清单、三助力”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军地互办实事、互解难题的工作质效。充实完善现役军人家属台账,全面掌握官兵家庭实际,推动解决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结合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加大拥军优抚安置政策执行力度,及时足额发放随军未就业家属地方生活补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等资金,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常态开展送立功喜报和慰问信、挂光荣牌、贴新春楹联年画等活动,看望慰问在乡红军老战士、老复员军人、烈士遗属和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积极帮助优抚对象排忧解难,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