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发展居家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在灯笼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制作灯笼。 本报记者 申力摄

  打眼穿丝、做骨架、绷笼套、粘金饰……日前,走进云州区西坪镇瓜园村灯笼加工车间,工人们正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一个个制作精巧的大红灯笼在她们的手上逐渐成形。这些大红灯笼,在渲染城市乡村新年气氛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照亮了乡村振兴的道路。

  近年来,瓜园村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引进手工编织项目,发展居家产业、炕头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我们的灯笼都是按订单生产的,最远卖到北京、河北和内蒙古,目前已经订出20万只, 大家正加紧生产,争取赶在年底前把所有订单都加工完成。”瓜园村村委会主任李德军说。在草绳加工车间,一根根蒲草伴随着拧绳机的飞转,变成了一根根草绳。生长在桑干河两岸的蒲草,在这里变废为宝,经过精深加工后,让村里的妇女、老人农闲时节有了稳定收入。“ 一到冬天我们这些女人们就有事儿做了,做灯笼、做草绳,每天能收入100多元。”瓜园村灯笼加工车间工人王秀平说。

  为了更好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瓜园村瞄准我市及周边地区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先后引进了“红灯笼”编织、蒲草加工、柳条编织、对联制作等居家产业项目,发挥农村妇女心灵手巧的优势,用巧手编织自己的好光景。“今年我们带动60多户脱贫户增收,光蒲草加工就收入60余万元,大家得到了实惠,坐在这儿暖暖和和就能挣到钱。”李德军说。

  □本报记者 申力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云冈副刊
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
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暨深化融入京津冀 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专题会召开
2024呼叫标注产业迎新晚会举行
市文物局荣获 全省“人民满意的 公务员集体”称号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深入 推行主题教育“三走”服务模式
发展居家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市关工委被表彰为山西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图片新闻
新荣区西村乡打造“一站式”土地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