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苑捷) 广灵县紧紧围绕全市“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深入贯彻市委战略部署,聚焦“八型八地”目标定位、瞄准“四大赛道”谋划工作,以巩固衔接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层层压实“四个责任”、高位推动问题排查整改、做精做细监测帮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产业、就业、增收统筹谋划项目,高效使用衔接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对风险低收益高的项目适度融资等方式,充分发挥衔接资金的资本金和牵引撬动作用,全力做实“四个收入”,拓宽全县脱贫群众增收渠道。
向“土地”要收入。通过提高农技农经水平、提高亩产单产,为发展设施农业释放空间。2023年通过“以奖代补”撬动企业大户和群众新建8000多亩蔬菜、西瓜甜瓜大棚,带动3000多名群众通过自主经营、务工就业、土地流转获得稳定增收。
向“屋顶”要收入。用好存量荒山荒坡资源,实施5.9MW脱贫光伏电站项目,带动15个村集体经济增收。按照并网奖补10%的标准,滚动实施108MW、覆盖全县所有屋顶的“金顶光伏”项目,可带动84个村集体经济增收,拉动600多户群众通过出租屋顶户均年增收2000元、自投发电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此外,在省能源局的支持下,由县属国企自主实施30MW分散式风电项目,预计2024年投运。
向“双手”要收入。利用现有“帮扶车间”,集中发展风险低、收益高、持续稳定的箱包、编织、制衣等特色手工业。重点与河北保定白沟的箱包企业深入合作,成功打造全市首个专业化箱包代工基地,全县手工业产业累计拉动3090名脱贫群众转型为“产业工人”,其中箱包代工拉动就业512人。
向“集体”要收入。聚力破解“集体穷、支部弱、群众散”等历史问题,尝试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以及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学习塘约经验、烟台经验,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闲置资源盘活、把农民组织起来,实现抱团发展、共同富裕。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成立30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98名村干部、668名脱贫人口入股参股,每个合作社平均年收益6.25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