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选育出的新品种,目前长势整齐、产量稳定,现在正对它的外观品质进行化验,下一步我们要对它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在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谷子研究团队科研人员正在用微型碾米机,对2023年培育的新品种谷子进行加工、测重、化验,为下一步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依据。谷子研究团队负责人郭瑞锋告诉记者,只有不断强化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育、繁殖、推广一体化建设,持续做强农业“芯片”,才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赋能乡村振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小一粒种子,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作为驻同科研机构,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一直致力于马铃薯、特色杂粮等优势学科建设、新技术研发推广、新产品创新应用,并利用掌握的1万多份种质资源,自主选育新品种。
2023年,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谷子品种“同谷30号”、胡麻品种“晋亚15号”等5个品种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山西省2023年农业生产主推品种;集成的“旱作燕麦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春播油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胡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和“旱地马铃薯农机农艺配套技术”4项技术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山西省2023年农业生产主推技术;发布的“胡麻保苗技术规程”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山西省2023年农业农村领域主推标准。谷子、黍子、燕麦、荞麦、红芸豆等杂粮种子在全省和我市得到大面积推广,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我市马铃薯生产逐渐向产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成为玉米之外的第二大农作物。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团队加大脱毒马铃薯科研攻关力度,自主培育适合我市乃至晋北地区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同时还承担了全省马铃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以及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作推广项目,通过一批项目带动,起到以点带面、引领示范作用。2023年选育的马铃薯品种“晋薯16号”“同薯29号”“大同里外黄”被列为全省主推品种。
“这些年通过我们科研人员的努力攻关,在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上取得一些突破,先后登记了5个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出一批苗头性的材料。我们的‘晋薯16号’不仅是目前全省播种面积最大的品种,去年还入选了全国农业主导品种和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室主任白小东说。
小黄花、大产业。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发展好黄花产业”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驻地科研机构作用,组建黄花科研团队,加大黄花脱毒组培研发力度,选育适宜工厂化生产的黄花品种,攻克黄花采摘期短等技术难关,科技赋能,助力特色产业振兴。
“黄花组培优点是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并且在繁育阶段保证了种苗的安全无毒。”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黄花研究室李小玉说,2023年黄花研究室对大同黄花及早熟品种进行了扩繁,并且在大田中进行了推广。
刚刚结束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新的一年,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将进一步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做强农业“芯片”,培育更多特色优势新品种,助力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