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驰骋农业赛道 领航乡村振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日前召开的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深耕农业赛道提出明确要求:抓好稳粮保供,打造产业集群,转变发展理念,补齐县域发展短板。连日来,全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纷纷表示,要锚定“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使命和“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全面深耕农业发展新赛道,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抓好稳粮保供 夯实安全根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稳粮保供的核心就是稳面积、提单产。要继续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同时要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农业科技,推广高产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亩产,打造一批‘吨粮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忠表示,2024年要重点实施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云州区、阳高县玉米单产提升项目,云冈区、左云县、浑源县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力争全市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421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1亿斤。

  作为全市粮食生产大县,阳高县通过良种、良技、良法等协同发力,去年粮田面积、质量双双提升,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77.11万亩,比上年增长0.41%;亩均单产361.46公斤,增幅1.56%;粮食总产5.57亿斤,增幅1.98%,为全县粮食生产夯实了基础。“去年我们县乡百名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大力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瞄准制约粮食产量增加的关键环节,稳面积、推技术,努力提升粮食单产。”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荆福斌说,“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入选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县的契机,继续坚持整建制推进,抓好关键技术应用,切实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打造高标准粮田,进一步为全县粮食产能提升夯实‘地力’基础。”据悉,今年阳高县将建设高标准农田6.87万亩,改造盐碱地2万亩。

  打造产业集群 聚力特优农业

  “我们要着力推进‘6+2’农业产业布局,按照市委提出的以工业化思维、市场化理念,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发展思路,围绕农业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对接京津冀、北上广、大湾区等地全国头部农产品加工、餐饮龙头企业,广邀来同商谈、考察调研和对接,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引进一批高科技、高成长、高附加值的好项目、新项目,聚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席志俊说。近年来,我市聚力打造首都特优农产品供给地,锚定“6+2”农业产业布局,持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力度,百胜(中国)、先正达、浙江农发、山东铭宸、国电投等行业龙头相继在同投资,有力推动了全市农业特优产业集群化发展。

  寒冬腊月,在天镇县铭宸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仍在紧张施工中。“目前,玻璃温室大棚和特优蔬菜种苗培育区已完成2栋玻璃温室主体框架,1栋玻璃温室正在安装玻璃, 2栋玻璃温室的基础、立柱、桁架已安装完成,1栋玻璃温室的基础已经完成。特优蔬菜生产区完成260个温室的螺旋地桩基础,30个温室骨架组装已完成。”项目负责人张宝林介绍着项目进展情况。天镇县近年来聚焦打造京津冀都市圈特优农产品供给基地,蹚出了一条“精准扶持、模式多元、龙头带动、农民增收”的设施农业发展新路子,目前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05万亩。“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全县已经形成农户自主经营、合作社承包经营、公司带动经营、集体转租经营、大集团大项目引领5种模式,特别是去年引进了山东铭宸集团,为全县设施蔬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天镇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田利平表示,今年要依托铭宸集团,推动全县设施蔬菜在种植技术、管理模式、销售渠道、联农带农等方面跃上新台阶,力争全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尤其要以渠道为王,实现全县设施蔬菜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全面提升天镇蔬菜四季供应能力,为全县乃至全市设施农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日前举行的乡村振兴品牌节年度荣耀盛典上,大同黄花登上“区域品牌传播影响力百强榜”,“大同黄花”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我市将继续稳定黄花种植面积,扩大鲜黄花销售规模,建设一批黄花高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开发黄花功能性产品,进一步提升大同黄花知名度,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大同黄花产业的持续做大做强,为我们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目前总投资1亿元的现代化加工厂正在紧张建设中,其中投资3000万元的项目一期已于2023年底建成投产,共建设速冻库两座、冷冻库两座、保鲜库两座、常温储存库两座、中央厨房一个、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两条,年生产能力可达1万吨。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丰富现有产品线,继续为大同黄花产业发展助力。”大同市隆福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嘉城说。据悉,目前企业已开发出黄花菜酱、黄花风味小菜、黄花卤菜等系列产品,开设线下连锁门店100多家,辐射山西、内蒙古等周边地区。

  “我们要抓住机遇,分阶段制定发展目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节水、高效’的现代设施渔业养殖模式,大力发展以本土区域名特优新水产品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宗旨的生态水产养殖业,通过培育发展适合大同地域的水产品品种,培育壮大现代特色渔业,助推乡村振兴,为云冈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云冈区新润鹏现代渔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鹏云说道。

  践行“千万工程” 建设和美乡村

  “千万工程”开辟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金光大道。去年以来,我市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开展云州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省级2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6个示范村创建工作,探索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方式、发展模式和要素集聚路径,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妙英表示,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按照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环境整治村分层分类实施,扎实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努力走出具有大同特色的“千万工程”实践路径,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更加幸福。

  “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为我们做好2024年的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市乡村振兴局综合协调科科长薛忠保表示,会议对于持续推进巩固衔接工作,抓好防止返贫监测、产业就业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等重点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对我们既有压力更是动力。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下一步,市乡村振兴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持续抓好巩固衔接工作,做好资金项目、产业发展、务工就业、易迁后扶、小额信贷、问题排查整改、三类帮扶七项重点,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 苑捷 宋芳 申力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特稿
   第07版:走进云冈
   第08版:公益
携手向着未来前进
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3.85亿元用于 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
图片新闻
旗帜指引方向 思想凝聚力量 文化成就未来
驰骋农业赛道 领航乡村振兴
打造人才高地 赋能人才强区
科技创新点燃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