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芳) 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 我市以“稳面积、提单产、保总产”为目标,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全力推进春耕备耕,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分解任务,稳定种植面积。在2月20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各县区党委政府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粮食安全责任状,县、乡、村逐级分解任务,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421.7万亩、大豆14.5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6万亩、油料28万亩。持续推进撂荒地摸排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农业托管、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充分利用好偏远地、山坡地,努力扩大种植面积,确保能种尽种、种足种满。今年春季全市降水量较往年偏多2-5成,土壤墒情较好,气温较常年偏高2℃,有利于春耕春播工作的快速推进。
——项目带动,提升粮食产量。全面落实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通过10万亩“吨粮田”示范创建,整建制推进阳高、浑源玉米单产提升,以及有机旱作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今年,全市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节水滴灌80万亩,依托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和灌溉基地,全面推广膜下滴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有机旱作高效节水集成技术,带动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6.1亿斤以上。
——聚集要素,保障春耕备耕。各级农业部门密切关注农资价格,积极开展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储备工作,全市9家农资生产企业加紧生产保障供应,112家农资经营门店积极进货备货。今年全市农资价格相对平稳,农资市场供应充足,化肥、种子、地膜全年用量分别为22.8万吨、3.4万吨、0.76万吨,目前已储备需求量的65%以上。同时,农业执法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确保农资安全。加大农机投入。全市已下达中央、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214万元,积极开展农机春耕备耕专项行动,计划投入春季生产农机具3.01万台,目前已检修农机具2889台,培训农机手、修理工450人。强化农技服务。整合省、市、县、乡各级农业专家,统筹“三队包联”“科技特派员”“技术帮扶”等队伍,利用去冬今春农闲时间,集中开展技术培训和政策宣讲1.6万人次,针对近期雨雪降温天气开展技术服务指导60人次,及时发现和解决困难问题15件。
——部门联动,做好防灾减灾。我市“倒春寒”和春播阶段性干旱发生几率极高,春耕备耕期间气象、农业、应急等部门联动,密切关注气象动态,综合分析研判气象变化趋势,出台了《2024年全年气候趋势预测与避灾防灾减灾》指导文件,由市委农办牵头,发布灾害天气应对防范通知14次,督促落实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同时发布了《大同市2024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分区域、分作物、分阶段细化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前做好药剂药械以及作业准备,大力推广种子包衣、高巧拌种等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虫口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