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博物馆文创是独特的存在。这种将文物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和日常生活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连日来,漫步古城街头,在不经意的拐角处,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到处都能见到充盈文化气息的博物馆文创。
“文物走进生活,文创走向大众。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了解龙年文创,了解大同市博物馆龙年元素,大同市博物馆特推出以龙文化为主题,将馆藏文物与龙元素相融合的许多龙年系列文创新品。”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在这些龙年文创中,“鸱吻家族”系列尤为引人注目,作品将古老的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每一处细节和巧妙构思都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味道。“鸱吻系列”图案取材于大同市博物馆展出的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鸱吻原件,以简约大方的设计风格为主调,且将鸱吻的形象与其寓意相结合,以火球和水球为点缀,左边手里怀抱火球,右边手里抱着水球,故命名为吞火和踏浪。创作意图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大同市博物馆辽代琉璃鸱吻,也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件文物。
博物馆之外,大同的历史文化在不经意间走进市民心中。在华严广场,有一音乐喷泉,其石柱原型,便是大同国宝级文物汉代连枝灯。行走于街头,有些路灯外形如同松果,每个“松果”上,一个个“小山头”密密麻麻呈锥形,原型是大同出土的汉代博山炉。夜晚,在彩灯的映照下,显得分外妖娆。我市文化学者说,灯具文化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制逐渐多样、功能日趋完备。北魏时期的灯具,基本沿袭了汉代灯具的风格,以豆形灯和多枝灯为主,造型简洁实用,又具有装饰美化效果。正月十五当天,北朝博物馆推出的“金枝秀华 交错生辉——北魏陶连枝灯灯具画”社教活动,让不少参与者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连枝灯的美妙。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古老文物和当下生活,时刻在这座古城里碰撞:壁画上的忍冬纹,成为伞面上的图案;人面瓦当的文物造型,变身流行的口罩图案……“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本书,文创就是这座城里充满无限想象力的插图。”市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大同市博物馆先后自主研发出壁画类、瓷器类、浮雕类、陶器类、石雕类、瓦当类、青铜类等上百个品种的文创产品。其中,石雕类主要选取石雕砚台、石雕螭首、石雕力士像等图案,制作成石雕砚台图案的胶带纸、石雕螭首图案的卡通塑料指甲刀、石雕力士图案打火机等;瓦当类选取平城瓦当、人面纹及兽面瓦当等图案,制作出瓦当纹样折叠购物袋、兽面瓦当耳机等;青铜类选取了汉代博山炉、忍冬纹兽面铜铺首衔环及龙纹菱花形铜镜等元素,制作出铜铺首吸盘毛巾架、八曲龙纹菱花形铜镜钱包等;其他类的文创产品选取陶连枝灯和釉陶骆驼及牵驼俑,制作出陶连枝灯拼装玩具、釉陶牵驼俑T恤等,深受市民喜爱。
近日,市博物馆展示的以北魏石雕纹元素为主题的丝巾、自主设计研发的龙年手机壳、2024年龙年日历等深受游客欢迎。以馆藏文物为创意的胡人牵驼俑书签、三彩虎枕冰箱贴、牛拉车钥匙扣、北魏女俑明信片、连枝灯杯垫、通“馆”文牒、博物馆地图、笔记本等获得市民游客好评。
市博物馆公众服务部有关人员介绍,“1+9通馆文牒”“和气致祥”两个系列,在春节期间深受市民游客青睐,“1+9通馆文牒”以静置于展厅中的文物以及不同主题特色的博物馆作为牵引,与游客手中的“打卡文牒”相结合,通过打卡盖章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充分了解大同古城的历史文化、现代风貌以及城市转型的发展进程,体会“一馆品历史,九馆悟千年”的文化享受,也让文创产品真正成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和气致祥”系列文创产品种类涵盖灯具、抱枕、手提袋、拼图、笔记本等,创意来自春秋时期到辽金时期21件代表文物的文化元素,通过提炼融合,设计出“和气致祥”系列文创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位居销售榜首的“鸱吻书签”和“大同”橘色纪念本,单品销量近千件。同时,市博物馆同博商店还开通“同博文创”App微店和小红书官方账号,进行线上销售和宣传,以拓宽游客购买渠道。
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大同市博物馆将继续深入挖掘馆藏品文物,持续丰富“同博文创”品牌文创品类,将自身文化特色和时尚热点结合起来,创新完善“鸱吻家族”“五彩大同”“当当龙·瓦趣”等多个系列产品。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同博文创”正成为宣传大同、传播历史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