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蓄力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平城区委、区政府提出,要认清形势,坚定平城经济高质量发展信心,在审时度势中增强“争”的勇气、“进”的决心;在困难挑战中提升“争”的锐气、“进”的意志;在辩证分析中积蓄“争”的力量、“进”的势能。
“四步走”战略目标
紧跟全市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结合实际,平城区提出实现转型的“四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 到2024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再进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保持在8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65%,转型取得突破。
第二步 到2027年,文旅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0亿元,对全市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转型初见成效。
第三步 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亿元左右;服务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比重保持在3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排名进入全省117个县区前5位,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基本实现转型。
第四步 到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服务业增加值突破9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亿元;市场主体突破20万户,全面完成转型。
做好六大重点工作
1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构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支持以中车大同公司为龙头,推动关联企业集聚,不断延伸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底,轨道交通专业镇总产值突破62亿元,新培育1~2家轨道交通专业镇企业,推动轨道交通专业镇成为省级专业镇。
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 推动新能源重卡换电站、充电站及换电设备制造等上下游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平城,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充电难的“最后一公里”。拓展智能光伏应用场景。
构建创新服务生态集群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金融为保障,探索建立“政校银企”四方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积极与京津冀高校共建创新平台。力争2024年底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净增20家以上。
2 积极探索数字产业
发展“数字+农业”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大棚自动化灌溉、补光、温控,打造集“智慧农业、农耕体验、教育研学、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生态示范基地。
发展“数字+工业” 引导轨道交通专业镇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广泛应用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发展“数字+服务业” 以数字经济促进服务业态、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积极引导传统服务业乘“云”而上、借“数”转型,更好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
发展“数字+文旅” 推动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上“云”,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等。
发展“数字+治理” 以数字化驱动治理方式变革,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和管理服务效率。
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农业发展特色化 立足小南头、白登山和马军营三个街道各自资源禀赋,鼓励村集体发动村民参与“农家风味”民宿建设,打造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水上活动、冰雪运动、手工陶艺、户外露营等为一体的休闲生活微度假目的地。
推动农业发展多元化 实施精品设施农业项目,打造绿色品牌,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化 优化布局城郊农贸批发市场、冷链配送中心、深加工产业园区,全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标准化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力争年底推动创建精品示范村6个、提档升级村11个、环境整治村6个,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就业、社会治理和要素流动“五个融合”。
4 全力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精准发力“保交楼” 充分发挥区房地产业协会作用,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区域营销,让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妥善处置“盘存量”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让“沉睡”的资源成为提质改造、产业升级的新载体。
积极审慎“育增量” 以优化城乡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为导向,加快推动项目实施,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加快发展文旅产业
整合优势资源,打响“平城”文旅品牌 依托大同古城的历史底蕴,深挖北魏、辽金、明清三个时期的建筑礼制、寺庙宗教、民族融合以及边塞贸易等多元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平城知名度。
打造特色街区,点燃古城“夜经济” 以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西北隅(户部角)文旅综合体、华严寺仿古风情街区为主线,集合代王府、九龙壁、华严寺等景点,点亮消费“打卡”地,引爆古城夜间消费活力。
整合景区环线,实现协同发展 基于全域全季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深化与京津冀区域联动,以大同古城为轴心,巩固与云冈石窟、恒山、古长城、火山群等周边景区的互联互动,构建文旅产业联盟。
优化基础建设,提升接待能力 以数字化助力“平城省心游”,建立涵盖交通停车、住宿餐饮、景区实况、旅游建议的数字平台。加大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构建干净整洁、富有亲和力的文化旅游氛围。
维护旅游秩序,增强消费信心 聚焦住餐价格、食品安全、消费投诉等旅游热点问题,行业协会积极引导、规范,商务、文旅、市场、公安等多部门联动管理,定期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建立舆情监测和响应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妥善处理涉旅纠纷,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维护平城旅游形象。
6 坚守民生安全底线
均衡教育资源布局 在巩固集团化办学成果的基础上,撤并规模小、办学质量不高的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年内完成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五级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完善康养服务体系 加强智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提档升级2处社区幸福养老工程和2处社区幸福餐厅,探索“住、养、医、护、康、旅”六位一体医养结合新模式。
夯实基层治理底座 深化“五治融合”,加大全社会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一村(社区)一民(辅)警”机制,引深“警民融合”新模式,打造“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社会治理“平城实践”。
守牢平安稳定底线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严打严惩各类违法犯罪。畅通12345政府热线诉求渠道,整合司法、信访、法院以及专业性调委会等资源搭建解纷平台,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
巩固公共安全底板 认真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针对上述目标,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平城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提出,要统筹协调,做好平城发展的坚强保障。一要提升招商引资效率,上下齐心抓招商、铆足干劲抓招商、开足马力抓建设;二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三要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强化企业联系、狠抓政策落实、畅通融资渠道;四要加速培育市场主体,坚定不移调结构、强筋壮骨育龙头、持之以恒抓创新;五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税费成本、要素成本、交易成本,着力打好企业减负“组合拳”,让企业轻装上阵;六要增加就业创业机会,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强就业信息发布、构建“人才+平台+项目”模式;七要积极主动引导消费,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推广扩大消费服务、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营造良好消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