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州区聚乐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和市委“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按照区委“五区两地建设”目标导向,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乡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社会大局平稳安定、民生事业全面推进。
A党建引领聚合力 强基固本见实效
党建引领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去年以来,聚乐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区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全年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32次、集中学习会19次。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年收集归纳党员群众意见65条,累计办理民生实事176件,整改问题38个。同时,该乡坚持从严治党,筑牢思想根基,通过村级财务审计、群众来信来访等方式,防微杜渐、筑牢底线。
在党建引领下,全乡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引进市场主体,对外承租了聚乐、五里台两个杏干加工厂,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6万元;改造低效果林,流转出原东西阁老山两村低效果林6624.51亩,在果树的林间空地种植中草药,两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近20万元收入;盘活集体资产,流转土地建设设施樱桃项目,聚乐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五里台村集体增收4万元,下羊落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5万元。
B经济发展提速度 乡村建设添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环。近年来,该乡科学谋划,大力发展黄花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去年精准选择了500亩高产田,实施了“三水三肥”,精细田间管理,亩产达到了1362斤,并试验了15亩微生物菌剂高产田,开展了3次根部灌溉、2次叶面喷洒实验,亩产达到了1920斤。同时,加大改制力度,乡联社去年以每亩300元的价格对外承包出440亩、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对外承包出257亩,大北庄村社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承包出446亩,山自造村社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承包给市场主体。2023年,3个合作社2038亩黄花共产鲜黄花208.7万斤,46家市直单位和8家区直单位共入账消费帮扶款118.81万元,为1729名脱贫户、监测户分红每人320元,支付分红款55.328万元。
杏果产业是该乡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支柱产业。去年,该乡对全乡195亩优质杏果品种实施了乳酸菌抗冻害试验田项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冻害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果品质量,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户均增收2000元。乡党委、政府还积极组织青年志愿队、驻村干部帮助农户采收销售,成功举办聚乐乡“杏果采摘节”,利用“节会经济”,政府搭台,社会唱戏,联系企业助农销售杏果3万余斤、杏干5000余斤,带动农户增收超20万元。在采摘销售的同时,该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组织五里台、聚乐、西关3个杏干加工厂,启动15台烘干房烘烤杏干,消化鲜杏24万斤,加工杏干3万斤,在原聚乐杏干加工厂的场地上,新建杏干SC标准化车间1座,为杏干产业批量加工生产奠定基础,进一步增强了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蓄力招商引资,紧抓项目落地”。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2023年,聚乐乡组建了招商引资考察团,先后赴大连、徐州、北京等地考察,引进总投资2.1亿元的大樱桃种植项目,并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11月完成一期工程,建成暖棚52个,种植樱桃树4027棵。该项目联农带农效益明显,在大樱桃项目中务工农民每月收入达6000元以上,最高的每月可达10000元,目前已带动近300人就业增收。
和美乡村建设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涵。近年来,聚乐乡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着力打造和美乡村。去年,该乡以聚乐村为重点,开展了残垣断壁拆除整治、污水管线新建安装、大街小巷铺砖硬化、基础设施持续巩固等工程,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实施了大北庄、山自造两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完成污水管网铺装1530米,高标完成农村厕所排查整改,7村714户厕所全部排查整改到位,发放干净用厕7件套。8村全部按照9大类岗位名录,规范选聘112名绿化保洁员,明确职责、兑现奖惩,常态化督导垃圾清零成果,做到了日常干净整洁。
C聚焦细节抓落实 巩固衔接再提升
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群众更加有获得感。去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持续压实主体责任,先后召开巩固衔接工作会议18次,乡党委书记、乡长到村开展工作64次,走访监测户95户,包村科级干部负责统筹支部书记、村官、工作队三支队伍,分管干部负责专项推进,责任到人,形成工作闭环。
在教育保障方面,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对1名辍学儿童送教上门,联系爱心企业为8名高考达二本线以上贫困学子每人助学1000元。在健康保障方面,全乡脱贫户和监测户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及时帮助群众办理慢病卡、两病卡。在住房保障方面,全年实施危改22户、品质提升25户,已经全部整改到位。在饮水安全方面,整改聚乐村、山自造、大北庄供水管网年久失修以及临时性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健全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管护机制。
为进一步筑牢防返贫底线,该乡紧盯重点人群,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全年分7批次纳入34户61人监测人群,对49户88人未消除风险的,通过办理残疾证、申领低保、临时救助、消费帮扶、特困慰问、务工就业介绍等方式及时落实精准帮扶。抓实稳岗就业政策,全乡务工人员共有851人,全年发放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389人、稳岗补贴405人,为62户发放了脱贫人口特色产业以奖代补资金共12万元,为157户农户发放庭院经济奖补资金共30万元。抓实政策兜底保障,完成737户农村低保和103户特困供养户收支测算和认定工作,为84户发放临时救助金46500元,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特困、残疾等补助范围。
D民生实事办到位 保障服务有温度
民生实事事关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近年来,聚乐乡党委、政府始终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全力履行为民职责,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该乡重点关注困难弱势群体,积极落实就业、养老、医疗、民政、优抚等政策。全乡2023年度完成737户农村低保和103户特困供养的收支测算和认定,为84户发放临时救助金46500元;规范低保审批程序,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大力宣传残疾人政策,做好残疾人服务,高质量完成全乡残疾人动态更新工作,并及时对困难残疾人进行救助,按时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聚乐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运营颐养之家,发挥农村本身优势,实行“集中供养+邻里互助+社会资助”的供养模式,对60周岁及以上的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户、防返贫监测户、无生活自理能力且子女无法照料或无赡养能力的老年人和70周岁以上空巢、失独、独居老人进行集中供养,投资50万元改建西关村敬老院,并安装了空调、监控等设备,购置了娱乐设施,让农村老年人就近享受养老服务。
E砥砺奋进开新局 锚定目标再出发
2024年,聚乐乡党委、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发展实际,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全方位抓好全乡各项工作。
——精准发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大樱桃项目二期工程建设,预计樱桃成熟进入市场后,每年可带动200多名群众就近务工,每人每月最低可增加务工收入4000元;积极探索“林草+畜牧+粪污处理”生态循环模式,计划利用新边村原废弃沙场建设一个年产5万吨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基地;积极盘活林草资源,拓宽林下种植品种,探索林下科技牧场模式,发展特色羊肉产业,引进林麝养殖;打造乳酸菌黄花种植示范项目,引进微生物乳酸菌生产线,把全乡生产的有机肥升级成更有肥力的生物有机肥,增加黄花产量,提高黄花品质,增加合作社及农户收益。
——有力有序推进“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以西关村为试点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和政策支持,细化实化方案,选树典型样板,推广可复制的路径模式,打造乡村振兴聚乐样板。
——持续发力抓好“5+1”项底线工作。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总要求,结合全乡实际情况,持续紧盯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应急防汛、护林防火、私挖乱采等重点领域,切实做好全乡各项工作。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聚乐乡党委、政府将以过硬的作风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跑出快节奏、赛出加速度,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聚乐答卷。
(本版供稿 苑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