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汇聚四方磅礴力量 激发经济勃勃生机

本报记者 张世敬 韩云峰

  提振经济发展活力,加强经济建设是关键。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深入推进“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锚定“八型八地”定位,聚焦“八链合作”路径,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等一系列立足我市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参加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这些目标任务,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建言献策,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聚力抓发展  全力促转型

  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宏栓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主要的目标任务作了部署,提出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6%,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这一目标的设置既深入贯彻了中央和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精神,又体现了大同实际,对今年工作怎么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下一步,市发改委将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夯实支撑,聚力抓发展、全力促转型,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持续深耕“四大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大同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二是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在产业转型、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一批重点工程项目;三是持续强化政策资金争取,积极对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重大部署,全面争取各项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四是持续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市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更多实质成果,以承接京津冀产业溢出效应为全方位转型注入新动能;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信用先行融入京津冀,为实现我市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目标贡献发改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更顺心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商环境是基础,而法治化环境又在营商环境中举足轻重。”市政协委员王宝林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明确了重点工作,特别提到了“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创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让市场主体感觉更贴心。他建议,实施法治护航“四大赛道”工程,由多部门联合统筹、协调法治护航“四大赛道”工作,服务好我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局;加大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能力和企业法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律师和企业法务人员为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企业担任法律顾问的能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助力各类经营主体稳步健康发展,让市场主体更安心。

  托底保障护航,让产业发展更安心

  “保险业就是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更好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与作用。”市政协委员黄滨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并提到了加快发展特优农业。黄滨建议,出台发展畜牧业保险的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提高畜牧业保险覆盖率,将金融“活水”注入畜牧养殖领域,增强产业发展动能;推进畜牧业保险“提标、增品、增信”,加大对大同本地特色畜牧产业的支持,增加肉牛、肉蛋鸡、育肥羊等地方特色保险保障服务品种;加大宣传力度,让养殖户更多了解畜牧保险政策,提高抗风险能力,真正为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微企业在税收、城镇就业等方面作出了大量贡献,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市政协委员贾东伟建议,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制定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帮扶计划,常态化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着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灵活使用补贴、奖励、税收等调节手段,或设立创新专项基金等,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突破。进一步提升财税优惠政策的精准性,将中小微企业诉求作为政策制定的重点方向,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通过“大手牵小手”结对帮扶,支持小微企业融入大中型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拓宽原材料供给和商品销售渠道,推动中小微企业集群抱团发展。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专题报道
   第04版:两会专题报道
市政协十五届十二次常委会会议 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市政协召开十五届三十次主席会议
市十六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举行会议
持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让大同黄花香飘全国走向世界
各代表团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
强化基层医疗力量 守护农民健康福祉
市政协委员分组分界别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
培育多元文旅新消费 打造文旅营销新模式
汇聚四方磅礴力量 激发经济勃勃生机
同频共振建诤言献良策 同向同行聚能量助发展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