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谷明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一、始终坚持政治统领,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方向

  坚持不懈筑牢思想根基。全年组织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18次。举办读书班3期,开展专题学习5次,完成15项课题调研,实施调研成果转化项目16个,办理了拓展黄花大西南销售市场等7件民生实事,检视整改问题16个,完善工作举措44项。

  毫不动摇强化党的领导。一年来,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要情况等36次。自觉在市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法推进人大工作,2023年召开人代会1次,常委会党组会议20次,常委会会议9次,主任会议15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2名。

  凝心聚力服务中心大局。聚焦我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使命重任,常委会班子成员分别参与市级9个课题调研工作。制定《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助力“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工作方案》,开展10项高质量调研,并向市委报送人大信息198条。作出《关于支持和保障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决定》。依法审议通过市政府《关于大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二、始终坚持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持续丰富大同现代化建设法治供给

  提升立法质效。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法规,制定大同市湿地保护条例,助力美丽大同建设。围绕保护改善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制定大同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修订大同市水资源管理条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大同市促进博物馆发展条例,支持博物馆之城建设。制定大同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深化民主立法。组织281名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起草、修改、调研和审议工作,邀请37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代表深度参与,学习借鉴南京、宁波、贵阳、南宁和我省长治市等地的经验做法。全年召开立法论证会5次、协调会11次、协商会2次。通过大同日报公告、网络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征求立法意见110余条。

  践行法治精神。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7批次宪法宣誓仪式。认真抓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依法审查规范性文件13件(其中市政府4件、市人民检察院1件,县区8件)。加强立法宣传,召开5次法规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制作《为长城穿上法治盔甲》《区域协同立法,保护桑干生态》等4部立法专题宣传片。

  三、始终坚持正确有效依法监督,切实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强化经济发展监督,助推转型提质增效。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听取审议财政计划和审计工作报告等;听取审议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情况的报告,专题调研服务业恢复情况、外事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检查省民营经济和市个体私营经济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清理隐形壁垒规范审批事项调研,推动我市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就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作出《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定》。

  强化“三农”工作监督,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专题调研全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作情况,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开展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调研,学习考察涪陵榨菜、柳州螺蛳粉等产业发展情况。听取审议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视察黄花产业发展情况,推动我市黄花产业做大做强。

  强化生态环保监督,助推环境持续向好。听取审议2022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调研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情况。检查大同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实施情况,推动解决影响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

  强化司法监察监督,助推社会高效治理。听取审议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情况的报告;听取审议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报告;听取审议全市公安派出所建设情况的报告。检查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认真办理群众信访事项23件,助力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强化社会民生监督,助推群众生活品质提升。检查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调研全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听取审议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就全市医改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听取审议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并开展集中视察。检查退役军人保障法实施情况,维护退役军人权益。听取审议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情况报告,推动养老服务提档升级、有效供给。跟踪推进市政府10件民生实事项目,按期全部完成。

  四、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不断拓展和深化代表工作

  做优履职服务。举办2期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培训班、2期市人大代表及机关工作人员履职能力提升班。建立联系代表的交流平台,常态化分享优秀代表履职经验,推送代表培训学习、调查研究等履职知识。全年邀请代表18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656人次参加立法调研、监督调研、民生实事督办等活动。评选履职优秀市人大代表17名。从各级代表中评选出市级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10名、特邀监察员4名、政法监督员7名等。

  做深履职平台。坚持建、管、用并举,拓展和深化全市142个代表联络站、380个代表联络点功能,实现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常态化,累计接待群众10328人次,听取意见3507条,解决问题2640多个。积极打造“大道致远、同心联民”代表联络站工作品牌,圆满承办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会议。

  做实代表活动。动员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提出高质量建议120件437条,围绕清理隐性壁垒、规范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34件111条。创新性开展“访代表、察民情、解民忧”活动,走访代表190余人次,协调解决了小区供热、企业贷款难等87项问题。深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制定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制度化的措施。

  做好建议办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件议案,由相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完毕,其中涉及的1个立法项目已制定完成。大会及闭会期间收到的219件代表建议全部交办、逐件反馈,推动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继续推行“五办联动”机制,抓好10件重点建议督办。

  五、始终坚持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

  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常委会和机关党的建设,召开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定期听取机关党组工作汇报。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修订《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并严格抓好落实。坚持“三建统筹”,扎实推进清廉人大机关建设,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常委会议事规则,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推动常委会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代表作用、加强自身建设5个方面推动39项措施落实,高质量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健全完善会议服务、检查调研、安全保障等方面制度,推动机关规范有序、高效运转。

  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召开机关青年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交流会、机关“干群面对面,同心谋发展”专题研讨会,举办法治专题讲座,选派信息员到市委办跟班学习。主动争取市委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进一步优化常委会工作机构,增设预算工作委员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

  密切工作联系联动。2023年,配合全国人大和省人大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33次,与县区人大开展联合监督工作3次,邀请县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常委会会议48人次,召开市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加强了纵向联系协同,强化了横向学习借鉴,提升了工作整体质效。

  积极讲好人大故事。在全国人大网站、人民代表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刊登理论文章、经验交流、工作信息26篇次,人大信息工作走在了市直机关前列。制作《议案建议追踪》电视栏目13期,全方位报道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组织完成“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大同活动,14位人大代表接受采访,多角度发出人大制度好声音、讲出人大工作好故事。

  今年的主要任务

  一要紧记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政治能力再提升

  牢牢把握人大机关的政治属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统揽和指导新时代人大工作。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和市委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好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活动,认真落实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要求。

  二要紧盯改革发展所需,推进立法质量再提高

  今年,聚焦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行维护,提高防治洪涝灾害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制定大同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助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修订大同市市政设施管理办法。助推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治理,修订大同市养犬管理规定。推进档案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现代化,修订大同市档案管理办法。贯彻执行上位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废止大同市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条例。

  三要紧贴全市中心大局,推进监督实效再增强

  精选监督议题,加强跟踪问效,推动“一府一委两院”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围绕推动经济平稳运行,认真听取审议计划、预决算、审计、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等报告;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条例、旅游条例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县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法律法规实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等;围绕促进乡村振兴,听取审议推动农业“特”“优”发展情况的报告,专题调研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情况等;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水资源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围绕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情况;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听取审议全市就业促进工作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报告等。

  四要紧跟党的决策部署,推进决定任免工作再深化

  继续完善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工作机制,确保相关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开展。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依法做好选举任免工作。积极探索对常委会任命人员的监督方式,依法督促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更好地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

  五要紧抓主体作用发挥,推进代表工作再提质

  进一步提升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质效,更好地发挥民主民意表达的平台载体作用。持续完善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深化“五办联动”机制,统筹加强议案建议交办、督办、反馈,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提高代表培训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增强代表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加强代表履职管理,激发代表履职热情。聚焦民生热点问题,紧盯民生实事项目,加快推动民生成果转化落地。

  六要紧扣“四个机关”定位,推进自身建设再走深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着力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强化依法履职的思想、政治、组织保障。纵深推进清廉人大机关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好干部监督管理,巩固良好政治生态。深化宪法法律和人大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方法,深入开展调研质量提升年行动。进一步完善常委会运行机制,严格依法按程序履职。推进人大机关文化建设,创新书香人大、智慧人大建设内容,涵养新风正气。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工作,营造推动人大工作的浓厚氛围。深化与上级人大沟通联络,密切与县区人大联系交流,持续提升全市人大整体工作水平。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专题报道
   第03版:两会专题报道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两会专题报道
   第06版:两会特刊
   第07版:两会特刊
   第08版:两会特刊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召开
市领导参加各代表团审议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
各代表团全团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及法检“两院”工作报告
谷明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