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世敬
去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把创建清廉机关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以“五个过硬型”机关创建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带动全市法治、政务、信用、人文、要素保障“五个环境”持续优化。
“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作为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一线服务部门,要把握好清廉机关创建工作中勤政为民这一精髓,必须优化‘政治过硬型’机关创建。要以党建为引领,深度融合党建与政务服务工作,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成效,带动政务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忠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该局通过五项举措着力夯实机关党建,将党建深度融入审批服务各个环节,扎实培育党建服务品牌,审批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开展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该局始终把党建摆在首位,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知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督促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让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二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改革创新。该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小切口”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大提升”,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不断营造清廉的政务环境,让“清廉审批”标准更高。该局成立全代办服务中心,提供“保姆式”一对一帮代办服务,推行“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为新设立市场主体提供免费帮办、免费复印、免费打印、免费邮寄、免费法律服务、免费刻制公章、免费代记账等“七免”服务。同时,大力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印发《大同市“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方案》,进一步降低行业准入成本,实现“一证准营”。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三是扎密制度笼子,管好干部队伍。该局紧盯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了日常管理和工作管理等制度,编印整理成《制度汇编》,制定科室廉政风险防控图;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制度,加强党组织日常监督。同时,坚持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严格组织管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做实日常监督,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市政务大厅所有工作人员及领导干部签订了《大同市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承诺书》《“一岗双责”责任书》《履行“一岗双责”承诺书》;紧盯时间节点强化“四风”问题监督,下发廉洁过节提醒7条,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成立工作纪律检查小组,通过日常检查,政务大厅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工作状态得到进一步提升,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是聚焦警示教育,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该局着力开展正反两方面教育,注重典型案例学习宣传效果,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年轻干部廉政提醒谈话等工作,不断加强教育引导,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加强对廉政风险点分析研判,把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与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相结合,目前已梳理廉政风险点39个,制定防控措施39条。
五是涵养廉洁文化,推动崇廉拒腐。该局打造廉洁文化走廊和党建文化长廊,张贴廉洁服务宣传标语,制作清廉正反典型案例宣传屏,开展职工大合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党员干部职工更好地接受廉政教育,真正融廉于景、倡廉于行、寓廉于常。同时,在全局开展“清廉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通过标杆示范带动,培育比学赶超格局,大力倡导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好风气。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陈忠英表示,企业和群众的急事、难事,就是政务服务的心上事。作为窗口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行政审批服务创新突破相结合,深入开展“走下去帮扶、走出去代办、走进门审批”活动,将“重商、尊商、扶商、富商、亲商、清商、爱商、安商”的理念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同时继续推动“政治建设过硬型”“制度建设过硬型”“队伍建设过硬型”“文化建设过硬型”“效果建设过硬型”的“五个过硬型”机关创建,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谱写大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