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当此之时,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尽显春和景明之气象。
追思故人、郊游踏青,乃清明这一节气的永恒主题。但无论是放松身心游览美丽山川,还是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在传承传统习俗的同时,我们都应牢牢树立绿色环保理念,积极践行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美丽大同建设献力。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从曾经的“盼蓝天”,到现在的争相“拍蓝天”“晒蓝天”,不断巩固的“大同蓝”、厚植的“大同绿”、呈现的“大同清”,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我们要倍加珍惜多年来辛苦耕耘收获的丰硕成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努力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城更美。
烧纸祭祀等旧习俗与现代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尤其是当前正值风干物燥的时候,无论是植被茂盛的野外,还是城市建成区的公园和绿化带,以及林立的高楼和古建,明火祭祀不仅严重污染环境,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无可估量的重大损失。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美丽大同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人人都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只有大家“爱蓝天”的热情得到充分激发,“护蓝天”的办法才能更多,进而将绿色环保健康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我们每个人都应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将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为美丽家园添砖加瓦。
清明时节漾春风,移风易俗树新风。清明也是一场大考,检验着城市文明进步的成果。让我们积极弘扬新时代新风尚,精心守护好我们的“清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