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辽太祖“射龙”的背后

杨刚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代表了吉祥、繁荣和力量,还是帝王的象征。《论衡·纪妖》说:“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历朝历代帝王的服饰上绣着盘龙,起居环境及用品上都装饰着龙的形象,以示其血统高贵为天之子,拥有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诞生了很多关于龙的神话传说,尤其是将龙和帝王对应的故事更是生动且流传甚广。

  当然,今人都知道龙并不是一种现实存在物。不过,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传说中,历经一代代的叙事累积,龙在与时代政治、主观想象结合中逐渐凝聚成一个集体记忆和认识原型,这个形象不仅越来越具体而且越来越标准化,最终成就了一个龙的家族性形象体系。

  与此同时,龙和帝王的对应关系也更加明确、形象、生动。例如,《资治通鉴》记载,在南朝陈至德元年(583)时,陈后主听闻自己派往北周的使者汇报时任权相杨坚的长相异于常人后心生好奇,于是命人找来他的画像。看过画像后,陈后主狂吐不止,连连叫道:“吾不欲见此人!”

  杨坚就是后来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其相貌何以让陈后主反应如此强烈?根据《隋书》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也就是说杨坚的下颔长得像龙颔一样,额头上有五根肉柱直伸头顶,目光十分犀利,手掌上的纹路形成了一个“王”字,而且整个人上半身长、下半身短。在古代的相术中,这样的长相为“龙颜戴干”,即天生的帝王之相。

  这是对于一个中原政权帝王的“龙相”描述。对于北方民族政权大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描述,则直接具有了“屠龙”的本领。《辽史·太祖本纪》记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与龙相遇,并且射杀了黑龙。“神册五年(920)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剌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拽剌山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北部,林西县向东就是辽上京遗址所在地巴林左旗。

  南宋科学家、文学家沈括在熙宁八年(1075)曾经出使辽国,其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辽太祖为了纪念这次射龙“壮举”设立了射龙庙,“黑水之西有连山,谓之夜来山,极高峻。契丹坟墓皆在山之东南麓。近西有远祖射龙庙,在山之上。有龙舌藏于庙中,其舌如剑。”

  1125年,金灭辽。之后,金军南下再灭北宋。南宋建炎三年(1129),洪皓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国,不料被金人扣留15年。他南归后写了《松漠纪闻》一书,其中也记载了龙骸之事。“阿保机居西楼,宿毡帐中。晨起,见黑龙长十余丈,蜿蜒其上。引弓射之,即腾空夭矫而逝,坠于黄龙府之西,相去已千五百里,才长数尺,其骸尚在金国内库。悟室长子源尝见之,尾鬣支体皆全,双角已为人所截,与予所藏董羽画出水龙绝相似,盖其背上鬣不作鱼鬣也。”

  按照洪皓的记载,耶律阿保机晚上睡在西楼毡帐里,早上看见一条十几丈长的黑龙在天空中蜿蜒盘旋。阿保机当即向黑龙射了一箭。黑龙中箭后快速飞走了,最后坠落在黄龙府的西边。《松漠纪闻》中所说的“西楼”并不是一座楼而是地名,即阿保机的创业之地,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后来成为辽朝五京之一的上京。“黄龙府”就是岳飞军事梦想的目标,位于今天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辽代为军事重镇,金灭辽之后成为金的军事要地。西楼与黄龙府两地相隔“千五百里”,黑龙不仅飞翔了如此远,更令人惊叹的是坠地之后竟然缩小到“才长数尺”。

  辽亡金兴,黑龙遗骸又被收入金朝内库予以存放。金代大儒、文坛盟主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的相关描述略有变化:“辽祖神册五年三月,黑龙见拽剌山阳水。辽祖驰往,三日乃得至,而龙尚不去,辽祖射之而毙。龙一角,尾长而足短,身长五尺,舌长二寸有半。命藏之内库。贞祐(1214)南渡(指金宣宗迁都今天的河南开封)尚在,人见舌作蒲秸形也。”

  在元好问的笔下,人们发现黑龙后立即汇报给耶律阿保机。三天后,耶律阿保机抵达拽剌山。看见那条黑龙还在水面上,阿保机即刻挽弓将其射杀,还把龙骨保存了下来。

  根据南宋大臣洪皓记载,金国重臣完颜希尹的儿子完颜源亲眼见过龙骨。依据完颜源的描述,洪皓说当时这条龙的肢体保存完整,只不过龙角被截去,整体上看与宋人所画的水龙极其相似。按照元好问的记述,到了金朝末年这条黑龙的肢体依然存在,之后就下落不明了。

  不同的作者记载了阿保机射龙事件,但是此等壮举显然是被神化的故事,用以突出阿保机作为大辽开国皇帝的神圣、英勇,让国人服从君命天授的理念。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大辽的缔造者。围绕这个英雄人物形成了多个和龙有关的神奇传说。《辽史》记载,阿保机的出世是其母“梦日堕怀中”而生,出生后三个月便能行走,满百日便能说话,凡事未卜先知,自称左右好像有神人护卫。因此,阿保机的叔伯将他视若神明,甚至是“神龙”的化身。

  耶律阿保机称帝之后的射杀黑龙只是神化帝王的延续。从沈括、洪皓和元好问的记载来看,当时人确实看到了这条龙的实物。按照《续夷坚志》描写,龙“身长五尺”,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这条龙留下的尸骸才约1.8米,和蛇的长度差不多。

  在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交替之际,统治者最喜欢用各种灵异事件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耶律阿保机非常崇拜汉高祖刘邦,甚至将自己的汉姓定为“刘”。《汉书》记载,刘邦之母是“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把耶律阿保机的出生神化,显然与刘邦的出生传说如出一辙,只是表述的方法不同。这些神化叙事,无非是让人们觉得他们就是天选之子,他们代表了天意。

  耶律阿保机“射龙”无疑是比附刘邦的“斩白蛇起义”。在古代,“龙蛇”往往并称。汉高祖通过斩杀白蛇,从而获天命而建西汉;而阿保机通过射龙,获天命而扩张大辽。无论是斩白蛇还是射黑龙,都是常人难以完成之壮举;完成这些壮举,衬托了他们“真命天子”的非凡神勇,为其君权神授、皇位正统作舆论宣传。

  阿保机在射龙之后不久,果然攻灭了强敌渤海国,也印证了辽太祖的所谓天命。这种舆论越来越强大,人们也就相信耶律阿保机真的射杀过黑龙。

  当然,今天的读者不会相信阿保机射杀过黑龙,世界上也没有龙。耶律阿保机射死的可能就是大蟒蛇。蟒蛇本来就没有“角”,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洪皓看不到龙角。辽国地处我国东北,气候寒冷,很少有大蛇出没,不为常人所知甚至惊以为神。这里流传着“狐、黄、白、柳”四大仙之说,“柳仙”就是蟒蛇。阿保机等契丹人将大蛇比附为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圣化”宣传手段。

  围绕耶律阿保机的神圣编造,还有其去世之际的黄龙飞绕。辽天显元年(926),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正月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为东丹,改年号为天显。回师扶余城时住下养病。七月,耶律阿保机病重。某夜,一颗巨星落于太祖殿前。次日天刚亮,扶余城上空便出现一条黄龙。《辽史》记载,“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顿时紫气遮天、黑烟蔽日,经过一天时间才渐渐散去。不久太祖病故,终年55岁。从此辽将扶余府改为黄龙府。黄龙府之名由此而来。这里正是当年辽太祖射杀的黑龙坠落之地。

  由这些历史叙事而言,辽太祖是以龙而始,射龙而盛,坠龙而亡,一生都与龙紧紧相连。很显然,龙不过只是“圣化”阿保机的工具。褪去这些神话,耶律阿保机依然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其历史功绩应当被后人铭记。

  几年前,我曾在辽上京道、东京道故地的一些点位自由行,看文化遗存听历史传说,历代不乏龙主题的故事。近现代最著名的当属1934年7月的“营口坠龙”事件。据说,当时营口村民发现了一具像龙一样的动物骸骨,参观者络绎不绝。当时的《盛京时报》还派人采访,称之为“天降龙”“营川坠龙”。当时的辽宁水产高级学校的渔业教授张君到现场观察后得出结论“蛟类涸毙”。蛟就是龙,《盛京时报》8月14日刊发了这位水产专家的观点,并配发群众围观龙骨的照片,轰动一时。近年来,还有新闻媒体旧话重提,虽然争议未尽,但一些学者判断当年《盛京时报》上展示的龙骨是由须鲸骨头拼凑而成。近现代人能造假,古代人自然也能,因此大辽国人看到的龙骨也可能是伪造。

  契丹兴起于东北草原,在与北魏、隋、唐、宋等政权接触的过程中,汉化程度越来越深,政治理想越来越宏大。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公元947年,辽军南下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改年号为“大同”。

  大辽两百多年的统治,对于稳定北方地区,对于北方汉人和游牧民族的大融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从耶律阿保机即帝位建国号开始,就是一场在中华历史文化认同基础上发动的社会革命。随着这场革命的发生,诞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政治、文化举措。尤其“辽家尊汉制”,按照汉朝制度统治,虽然政权与宋对峙,但从来不把自己当“夷”,始终自称“北朝”,把北宋当作“南朝”,坚定自己是中华的一个分支。辽道宗与懿德皇后曾有诗云:“君臣同志,华夷同风。”直接体现了大辽国的“中华”观念、建立“大一统”国家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今天我们读到的契丹早期史是经过重构的叙事,包括将家族始祖变为契丹共祖,利用华夏政治文化对建国前史进行重塑,将皇室对接轩辕黄帝称“辽为轩辕后”(《皇朝实录》)。这里边就包括了对耶律阿保机的一系列神圣化,使其一生与龙保持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塑造了一个华夏正统政权帝王。

  随着历史发展,契丹作为一个民族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之中了。甲辰龙年,我再读耶律阿保机射龙的传说,体味辽国兴起并迅速汉化的历史,更感大辽两百多年对于稳定北方地区、对北方汉人和游牧民族的大融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因此,有学者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种幸运。”

 
     标题导航
~~~和智楣
~~~蔺丽燕
~~~郭宏旺
~~~溪山清远
~~~
~~~郭继生
~~~林兴明
~~~杨刚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云冈副刊
   第04版:公益
春的喜悦
春风吹来绿参差
春雨如酥润古城
甲辰春意
春回大地(油画)
暮春
站在春天里的土长城
辽太祖“射龙”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