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同日报》4月23日报道,旨在帮助残疾人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在我市顺利实施,最终确定今年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473人。
对残疾人最好的关照,是让他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我们国家,身患残疾的孩子,只要符合上学的条件,都会有学可上。而在保障残疾人入学的问题上,依旧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重度残疾少儿无法实现到校就读,城乡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悬殊,边远地区残疾少儿入学难等。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残疾人保障政策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我市在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过去的群体关照,到“一人一案”的个性化服务,“送教上门”为无法到校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提供帮助;从以往只统计视力、听力、智力的残疾少儿,到将孤独症、脑瘫、多种残疾等统计进来,让“全覆盖、零拒绝”逐渐成为现实。
加大特殊教育投入给残疾少儿带来希望。我市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残疾人圆梦大学,相关部门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满足了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让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同时,也让更多残疾人看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差异逐渐缩小,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价值,赢得了社会的更多尊重,未来发展会有更多可能。
把残疾人自我成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使他们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享有平等的待遇,相信会有更多残疾人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