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夯实支撑 力促转型 奋力书写发展改革新篇章

——访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宏栓

   □本报记者 韩云峰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目标的实现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6%,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这一目标,既深入贯彻了中央和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精神,又体现了大同实际,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日前,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宏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发改系统将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展现新作为,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方位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上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持续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大同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王宏栓表示,科技(先进制造业)赛道上,今年将全力推动“晋创谷·大同”加快建设、大同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落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速飞车产业、数字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储能全产业链的建设,再谋划推动落地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升产业集聚度,构建“北京研发设计、大同中试制造”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能源赛道上,将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推动3个煤电“上大压小”项目进度,扎实推进晋北采煤沉陷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储能产业链项目建设,推动地热能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农业赛道上,全市将聚焦“6+2”农业发展新赛道,深入挖掘“特”“优”农业的发展潜力,聚焦高标准农田、玉米单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谋划储备项目,打造好粮油优质品牌,推动主食糕品产业集群建设;文旅消费赛道上,聚焦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京津冀旅游康养首选地和全省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做好“文旅+”文章,加快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以产业转型构建发展新引擎。

  ——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重点工程是项目建设的“牛鼻子”,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实行重点工程专班制、领导包联制,开展项目建设“奔跑行动”,继续深入一线服务企业、破解难题,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为投资稳定增长打好坚实基础。同时,结合各县区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加强对县区谋划招引项目的业务指导,分级分领域持续储备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增强项目谋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持续强化政策资金争取。今年,市发改委既要积极对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重大部署,做好政策动向分析,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向上争取各项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力争全年地方各类国家政策资金规模再创新高,也要落实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促进更多的民间投资项目落地实施。

  ——持续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王宏栓表示,一方面将用足用好省支持意见,完善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常态化对接机制,积极争取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协同机制等方面支持,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更多实质成果;另一方面,将充分发挥市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聚焦“四大赛道”“八链合作”,深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新政策和北京产业转移政策,推动落地一批智能制造、数字科技领域重大项目,以承接京津冀产业溢出效应来为全方位转型注入新动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发改委将不断健全我市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部门协调机制,完善“1+N”政策体系,在产权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等基础制度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动信用先行融入京津冀,落实信用报告互认、信用协同监管、企业综合信用评价结果互认等京津冀晋信用协作机制,实现我市与京津冀信用数据互联互通。

  王宏栓表示,未来几年,是大同强支撑、增动能、提能级的重要时期,也是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市发改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集中精力谋发展、干事业、惠民生,为实现我市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贡献发改力量。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特稿
   第07版:走进云冈
   第08版:公益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医大学
围绕优势产业精准对接 聚焦重点赛道深化合作
市政府与中国移动山西公司 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图片新闻
北魏法治文化闪耀华政 共促文化传承与法治发展
“灵岩化工——云冈经典艺术展”在同济大学展出
锚定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
夯实支撑 力促转型 奋力书写发展改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