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之美,美在它千百年来的岁月积淀,美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集中展示,美在历史传来的清晰回响。这个“五一”假期,纷至沓来的游客欣赏大同古建、赞叹古建艺术之美,也让大同古建的魅力不断绽放。
5月2日,新华社以“漫步山西大同:古建探秘之旅”为题发出电稿称:“五一”假期,千年古都山西大同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人们漫步大同,春风拂面,掩映在花海中的古建,穿越千年光尘,让游客在这座古都感受中国建筑之美、之巧,感悟历经千年的中国智慧、中华根脉。
华严寺大雄宝殿单檐五脊顶,以及采用当时盛行的减柱、移柱法拓宽殿内面积;善化寺不同地域建筑技术的融合与发展,中国古代建筑承唐启宋的重大过渡与转变;悬空寺立于峭壁处刚柔并济的木质古建,所展现出的古人智慧与工匠精神……无不让人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于古建之美中感受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的绵延文化。
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是两汉名塞、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光彩在文旅消费赛道的不断深耕中更显璀璨,古老的建筑融入现代人的文旅生活,并成为大同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风铎声声,讲述大同历史文化故事;斗拱朵朵,品读千年古都岁月沧桑。大同文物古建作为灵魂,让大同旅游的这一载体变得更加充盈与丰满。那一处处承载了岁月痕迹的古老建筑,就是对大同历史文化的生动讲述。在我市不断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中,古建筑生机再现,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积极传承,也是对古建文物的最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