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拥抱你,我心中的《大同日报》

杨杰

  手捧日报,心念大同,令我感慨,催我奋进。难忘啊,一代代大同报人:75春呕心沥血,75夏风雨兼程,75秋艰苦创业,75冬砥砺奋进!难忘啊,一代代大同报人,运筹帷幄,竭虑殚精,宵衣旰食,赤胆忠心。难忘啊,为我在《大同日报》发表大量文章之大同报人,诸如:赫浦孙力王国瑞,张旭冯桢史敢峰,李键杨刚史涌涛,兰晓中平赵永宏。难忘啊,新时代之大同报人:举旗帜,兴文化,展形象,聚民心。唱响主旋律,弘扬廉洁风。讲解大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书写大同好文章,践行党报大使命。美也,我雄伟神奇之中国古都;壮哉,我纯朴热忱之大同报人!

  难忘啊,难忘《大同日报》社原副社长赫浦老师对我的鼓励和支持。42年前,即1982年9月18日,赫浦老师给我在《大同日报》刊登了我的第一篇文章,题目是《从一条断腿想到的》。而且,赫老师以《大同日报》为平台、为园地、为讲坛,对我以及无数有志写作的年轻人进行了热诚指引和大力支持,至今仍令我感动。难忘啊,难忘《大同日报》资深记者解中平,他在1987年3月采访了我,并以《笨鸟先飞——记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首届毕业生杨杰》为题,在《大同日报》报道了我多年刻苦自学并组织几十名青年工人坚持自学的感人事迹。37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阅读了这篇报道,非常激动,非常感慨。

  难忘啊,难忘《大同日报》原总编辑张旭对我的鼓励和支持。18年前,即2006年12月10日,《大同日报》“文体大观”专栏刊登了我与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交往而写作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诗赠余秋雨》,那是经时任总编张旭特批而发表的一篇文章。而且多年来,张旭大力支持我和张吉虎、张炯、王军等人编写的数千副春联在《大同日报》刊登,从而为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春节活动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难忘啊,难忘《大同日报·文旅周刊》主任冯桢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他帮我在《大同日报》发表了许多文章,如《大同长城赋》《大同口泉赋》《大同高山赋》《中华长城赋》《木兰赋》等,以及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强为我写作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一石写古今,万字通天地——杨杰与他的石头书法》。《大同日报》,深入人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报道:北斗导航布组网,神舟飞船游太空;第三航母巡大海,嫦娥六号登月宫;羲和茫茫逐太阳,祝融漫漫探火星。她报道:奥运世界杯,吸引大同人,令我白天看球,催我深夜观屏。她报道:御河兴建七座桥,水面畅游万条鳞。千栋高楼乐民众,一座新城秀御东。经济转型拓新路,能源革命当尖兵。几十年来订日报,神赐一笔书诗文。日日阅读天下事,时时感受世间情。惟愿日报,再展鹏程!

  我深含热泪,在户部角赵宅里寻找日报之历史;我满怀激情,在老大同旧街断壁旁倾听父老之心声。在印刷厂大院中,我回忆日报之历历往事;在御东行政中心大楼里,我感慨日报之欣欣征程。嗟乎!日报好像高山,给人以厚重;日报真如史书,给人以文明;日报恰似国画,给人以壮丽;日报就是诗歌,给人以激情。日报75年风雨,日报75年恢弘。牢记铅与火之旧史,坚持数与网之壮行。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共融互通。今我寄语,言重心诚。但愿报社人,齐奔新征程,拥抱大古都,构筑中国梦。壮哉,《大同日报》;美也,华夏名城!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文旅
   第08版:公告
省散文学会举行“情系石膏山”创作采风活动
梵音辽韵 一“舞”千年
我市6位书画家作品入展沿黄九省区书画精品网展
我与《大同日报》的不解之缘
拥抱你,我心中的《大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