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新荣经开区:以项目之“聚” 起产业发展之“势”

□ 本报记者 苑捷 通讯员 张选 陈自明

  按照市委战略部署,近年来,新荣经开区依托现有的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调整产业发展思路,锚定科技(先进制造业)赛道和能源赛道,以材料、能源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链主”企业培育,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产业转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

  在产业“链”式发展上寻突破

  聚焦材料产业,新荣经开区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在材料产业“链”式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径。

  新荣经开区石墨碳素企业众多,长期以来一直以传统石墨碳素产品加工为主。为了促进石墨碳素产业链式成长,破解产业链“短”之困,新荣经开区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方式,推动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半导体用等静压石墨材料项目、大同通扬碳素有限公司年产2.2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配套一次焙烧项目先后投产,引进大同市同威碳素公司稀土冶炼用碳素阳极板生产项目、大同市溢兴源碳素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Φ600mm及以上石墨电极加工线项目等产业链项目,产业链向等静压石墨、石墨电极、高纯石墨、负极材料等方向拓展延伸。

  为了打造一批“链主”企业,该开发区引进落地了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大同锡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半导体芯片材料制作项目(锡纯一期)、半导体用辅材碳化硅材料项目(锡纯二期)已顺利投产。2023年引进了锡纯三期石英砂提纯项目和四期半导体材料产业园项目,锡纯三期石英砂提纯项目正在安装设备,预计6月份投产;锡纯四期半导体材料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待投产后,将集聚一批生产碳化硅粉、石英管等半导体新材料的上下游企业,形成闭合的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成为在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半导体产业基地。

  在产业集群培育上筑优势

  新荣经开区成立之初,能源产业尚未布局,开发区通过引进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头部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地投产了大同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5GW光伏组件项目,拉开了开发区能源产业发展序幕。

  在大同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示范引领下,引进的鸿达鑫储能电站项目已并网投运,2023年又引进了以制造充电桩、光伏逆变器为主要产品的锐华能源(大同)技术有限公司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以及以制造变压器、变流器为主要产品的南电科技新能源装配产业项目和以大数据机柜为主要产品的中联数据零碳大数据产业(新荣)基地项目。这些项目与大同隆基公司正在共同打造该开发区新能源装备制造暨数字经济产业园,形成以制造变压器、逆变器、大数据机柜为新产品的产业圈。

  2023年四季度开工建设的锐华能源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已正式投产,南电科技新能源装配产业项目预计今年7月投产,中联数据零碳大数据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将填补该开发区大数据产业的空白。

  在产业循环发展上辟蹊径

  新荣区有着丰富的风、光和土地资源,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中联云港、明阳风电、中鑫电联新型储能电站等项目,与该开发区的大同隆基、锐华能源、南电科技以及鸿达鑫储能等新能源企业关联互动,可形成产、销、纳一体的内循环格局。此外,今年初引进的武汉天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将于近期开工,项目投产后将打破国内上游核心材料性能不佳尤其是负极材料技术储备不足的困境。

  转型发展之难,难在路径选择;转型发展之难,难在久久为功。通过近几年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新荣经开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当前,该开发区上下正以坚持不懈的韧劲、争先进位的闯劲,推动产业逐渐向材料、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产业规模初具雏形,转型成效正在显现。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理论
   第04版:云冈副刊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文化和 自然双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
严谨细致组织考务工作 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 全力确保高考安全平稳顺利圆满
我市“1+10”水网规划体系全面建立
高考圆满落幕
新荣经开区:以项目之“聚” 起产业发展之“势”
搭乘“数字快车” “码”上云游大同
图片新闻
本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