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上接第一版)乌兰牧骑为各族群众送去惠民文艺表演……一项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心田。

  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不断焕发新活力——

  北京西长安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吸引八方来客。展厅内,铜鼓、箜篌、马头琴的千年回响,汇聚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万千气象。

  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文化认同始终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以文结缘、以艺聚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更加有形有感有效,中华文化焕发新活力。

  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激励全国各族儿女满怀信心,踏上新征程。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新征程上,一幅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画卷徐徐铺开。

  做好新征程上的民族工作,必须协同推进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

  仲夏时节,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麻吉村的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热闹起来,独具特色的田园风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乡村振兴不仅扮靓了村子,更让村民的日子红火起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源。

  面向未来,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做好新征程上的民族工作,必须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不久前,聚焦“闽宁协作 山海情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亮相位于北京西单商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漫步其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气度神韵。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走进校园,引导青年学生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化共同价值、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做好新征程上的民族工作,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各民族携手奋进的强大合力——

  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

  “各民族群众和睦融居、和衷共济、勠力同心,汇聚起了守边卫国的磅礴力量……”2023年举行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生动讲述了广西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党支部书记陆兰军等“中国守边人”的故事,令人动容。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面向未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必将汇聚起各民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 王琦 范思翔 王明玉)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地产
   第08版:公益
坚定反“独”促统,凝心聚力共圆中国梦
中办国办印发《通知》 做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推荐评选工作
我国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50余部
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多措并举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全国省级消防救援局统一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