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提升心理韧性 成为逆境中的“不倒翁”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压力时常造访我们的生活,有些人会不堪重负,一蹶不振,暴露出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诸如头疼、失眠、记忆力下降、焦虑、抑郁……然而有些人却会像“不倒翁”一样坚韧,不仅没有被逆境击倒,反而触底反弹,展现出惊人的潜能。而这种 “不倒翁”能力源自于我们的“心理韧性”。

  什么是心理韧性

  国内积极心理学领头人、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认为:“心理韧性就是从逆境、矛盾、失败甚至是积极事件中恢复常态的能力。”心理韧性就像一把保护伞,使我们在面临逆境、创伤、悲剧、威胁、艰辛及其他生活重压下能够良好适应并且可以从挫折中获得个人成长。

  如果把心理韧性比喻成一个皮球,那么拥有较高心理韧性的人遇到挫折就会像一个充满气的皮球摔到地上,球会高高弹起;而心理韧性较低的人遇到挫折就像干瘪的皮球触地,弹跳无力一蹶不振。

  心理韧性的三大要素

  心理韧性的三大要素为: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这三大要素影响着个人面对危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选择,它们相互影响、彼此支持,共同支撑起我们的生命。在压力下,像一个软垫托住我们“软着陆”。

  1.效能感 即“我能”。我们每一个人适应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和技巧,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技巧、目标的订立与执行力、情绪处理的能力,是心理韧性的力量之源。

  2.归属感 即“我有”。在压力面前,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当我们感到无助时,我们需要学会“求助”,寻找环境中的资源,包括积极的关系、支持的力量、参与的机会,是心理韧性的有力支撑。

  3.乐观感 即“我是”。乐观感确定了我们生命的方向始终是向上、向前的。乐观感包括对挫折的正确理解和对未来充满期盼。即使我们经历了低谷、险境,但是只要有乐观感,生活的方向一定是积极向前的。

  如何提升心理韧性

  保持灵活性和乐观感,并为变化做好准备。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事事顺意”往往很难实现,事情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乎我们的预料。有志者事一定成吗?不一定。任何一件事都有多种发展可能,接纳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并且积极应对,扔掉“应该”“必须”“从不”这些想法,顺其自然才能在压力和困境来临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建立成长性思维。挫折和压力本身并不是财富,但是对困境事件的思考和学习可以使挫折变成财富。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认为错误和失败在所难免,所以不应执着于事情的结果,也不在意与他人的比较,而应关注于“经历”的过程带给自己的成长,即使是“苦难”的“经历”也可以通过总结思考使之变成成长的经验。所以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的心理韧性更强,更愿意尝试新事物,也更敢于直面和克服挫折,越是在困境里做的也就越好。

  聚焦优势,保持自信。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压力时,挫败感常常来势汹汹,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聚焦优势、保持自信、积极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和能力,找到你的优势,发挥你的优势可以让你更自信,遇到困境就无所畏惧。聚焦优势才能看到挫折和绝境背后的生机。保持自信则可以让你在困境中更有力量。   (市六医院)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专题
   第07版:教育
   第08版:健康
缓解筋膜粘连可用热敷
坐多长时间算久坐? 标准超过你的想象
市五医院普外科诊疗技术又上新台阶
提升心理韧性 成为逆境中的“不倒翁”
房颤易形成血栓 治疗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