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启动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

  本报讯 (记者 田雁)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集中申请受理工作已全面启动,集中受理时间截止到9月15日,大同籍大学生无论是新生还是在校生,均可在户籍所在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办。

  根据政策,具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可向户籍地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去年9月,普通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申请额度由1.2万元调整到1.6万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申请额度由1.6万元调整到2万元。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读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贷款最长期限是剩余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已获助学贷款的学生,同一学年内不得再申请高校助学贷款。

  今年,国家开发银行为进一步提升贷款申请便利性,推出“国家助学贷款”手机客户端。首贷学生可登录银行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或“国家助学贷款”App,注册并填写个人及共同借款人基本信息,提交贷款申请。资格审查通过后,借款学生与共同借款人须在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签署借款合同。借款学生持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受理证明》前往高校报到,并请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于当年10月10日前录入电子回执。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费和住宿费直接按年划拨到受助学生的高校银行账户,生活费留在学生个人账户。获助学生需在毕业后进行还款,学生在校期间贷款所产生的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利息由学生个人承担。学生毕业后5年期间为还款宽限期,宽限期内只还利息,宽限期后需根据合同按年度进行利息加本金还款。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特稿
   第07版:公告
   第08版:地产
新荣区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广泛凝聚改革共识 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我市启动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
农业赛道扬帆劲
广灵宜兴打造“枫桥式司法所”
奔跑在乡村振兴的春天里
寄递“绿色通道”为高考录取通知书“保驾护航”
7月云冈国际机场平均客座率创历史新高
社保知识问答
大同姑娘温皓策展时尚艺术展亮相古城东南邑
平城区开展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