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提出要在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上争做示范区,发挥大同文旅资源富集优势,继续打好“云冈、恒山、古城、长城”及平型关“4+1”文旅牌,持续叫响“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品牌,努力把大同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随着我市的文旅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更加彰显出非凡而独特的城市魅力,内蕴的精彩纷呈与勃发的文化活力吸引着四海宾朋前来感受文化古都的大不同。
寻访大同古城非凡胜迹
游客来到殿宇嵯峨、气势雄伟的华严寺,如同骤临艺术宝库,震撼之情伴随始终。这座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的古刹内,值得驻足仰止的内涵太多。上寺主殿大雄宝殿气势弘阔,占地1559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位于大雄宝殿顶部的琉璃鸱吻工艺考究、造型精美,两只鸱吻各高4.5米,皆为我国古建筑物中最大的琉璃吻兽,两大全国之最堪称“古建神品”。下寺大殿薄伽教藏殿内,殿内侧沿壁排列重楼式壁藏38间,整个壁藏和天宫楼阁是国内唯一规模宏大的壁藏制作,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其为“海内孤品”。薄伽教藏殿宽阔的佛坛上布列辽代塑像三十一尊,技法娴熟,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的合掌露齿菩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堪称“辽塑绝品”。
寺内华严宝塔虽是修复,亦是经典。其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为三层四檐攒尖顶,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在宝塔底部,有一处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余吨纯铜打造而成,为中国最大且纯粹的铜造地宫,令人震撼赞叹。
与壮阔的南城墙交相辉映的善化寺,保存着4座辽金木构,均为中国古建最高等级庑殿顶,令许多古建爱好者大为赞叹。在南城墙之上俯瞰善化寺,所见建筑群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宁静肃穆、古朴恢弘之大美摄人心魄。寺内的辽金彩塑艺术精品杰作众多,颇值细细品赏。三圣殿内南宋朱弁撰写的《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则让人回想当年颇具传奇的历史故事。
古城内的经典古建星罗棋布,颇值驻足细赏。关帝庙武圣殿为元代遗构,让人领略元代古建筑的雄浑和巨壮。大同府文庙虽是明代庙学,上溯历史却格外悠远。其原址曾作为北魏的中书学、辽代的国子监、金代的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如今,依历史原貌修复,重现了规模宏大、殿宇古朴、文华焕然的历史风采。在法华寺内,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十分明显,最引人瞩目的法华塔通体是白色,这座印度式佛塔高高屹立在古寺内,四周衬以湛蓝天空,显得分外端庄静谧。
本报记者 史涌涛
别样打开云冈石窟艺术殿堂
到大同必游云冈石窟。进入景区穿过昙曜广场,经过礼佛大道,便会被映入眼帘的大大小小的石窟造像所震撼。这里最著名的是第20窟,为云冈石窟雕刻中的代表艺术作品;第5窟主像高达17米,是云冈最高的佛像,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他的微微笑意;被誉为“云冈第一伟观”的是第6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现存最早的传记性宗教石刻珍品;网红“萌菩萨”,位于第8窟后室南壁明窗西侧,头戴宝冠含蓄一笑,露出八颗牙齿,趣味盎然;第12窟也称“音乐窟”,体现了北魏宫廷乐队风貌和社会音乐制度;第15窟旧称千佛洞,窟内现存造像万余,故又称万佛洞,窟内雕满小佛坐像,排列有序,在云冈石窟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洞窟。
除了欣赏洞窟的雕像和壁画,游客还可逛逛影视厅、云冈美术馆、云冈院史馆、云冈石窟博物馆、宿白纪念馆、石兵美术馆。这些场馆里展出的大量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和文物实物,是了解云冈、了解大同的“文化密码”。在云冈石窟博物馆北侧还有一处打卡地,一块巨石上镌刻着遒劲有力的大字“中国由此迈向大唐”,这句话出自著名学者余秋雨。石窟停车场的东面,依托石窟建设的新景观——东山菩提艺术区,同样让人由衷赞叹,大同市在工业时代留下的废旧设备、城市建设替换下的废旧设施、群众丢弃的废旧生活物品在改造后变身,新奇有趣,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本报记者 任翔宇
北岳恒山的N种新玩法
五岳归来不看山。素有“绝塞名山”美誉的北岳恒山,一直是大同文旅的地标。恒山自然风光优美,巍峨耸峙、壁立千仞,奇岩怪石各呈异状,形成独有的“版画式”山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是游客来大同必到的打卡地,特别是进入暑期,北岳恒山成为游客避暑纳凉、休闲度假、享受自然的最佳之地。
近年来,北岳恒山景区奔走在晋级5A景区路上,通过多个项目的实施,该景区已初步构建了以中部恒山、悬空寺和浑源古城为核心,北部神溪湿地为凤头,南部千佛岭、汤头温泉为凤尾,天峰岭—书简山—五峰山为东翼,翠屏山—龙山—凌云口为西翼,交通路网为筋骨,北岳文化为灵魂的“凤凰展翅腾飞”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不少游客分享了游览北岳恒山的多种玩法,恒山主景区文化内涵厚重、自然景观壮丽,自然是游览的首选,特别是恒山庙群和悬空寺都是必到的打卡点。自驾游者还可沿“探岳之旅”游览恒山的子景区,“探岳之旅”乡村旅游线路以东坊城乡荆庄大云寺、李峪“青铜器遗址”“六郎城”“穆桂英点将台”为起点,可达上桦岭、老君殿、千佛岭,绵延近百公里,沿途可欣赏满坡的北岳黄芪和油菜花,也可欣赏到古长城。如果喜欢赏荷花,游客还可到恒山北麓的神溪国家湿地公园欣赏荷塘月色。此外,浑源古城,永安寺、圆觉寺也是必去的景点。当然,浑源的黄芪文化园和刚刚开园的浑源凉粉文化园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深入品味浑源的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崔莉英
多方式“解锁”大同长城游
大同长城地处晋冀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历经汉、北魏、北齐、明代,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游客沿着大同长城感受这里的边塞风情、民族融合、边贸互市、军事文化等特色文化,并以看“村晚”、摄影、采摘、享美食等旅游体验方式,不断“解锁”更多游览大同长城的新玩法。
“看长城遗迹、古战场遗址,是了解大同长城的一种方式,但我不想这样流于表面,希望有更新鲜的体验,对它了解更深入些。”7月13日晚,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李二口长城脚下,正在观看天镇县“夏季村晚”的太原游客肖先生如此说。他兴致勃勃地观看着这台由当地群众自编自导的晚会,舞台的背后,则是李二口长城。彼时,红彤彤的晚霞中,土黄色的长城仿佛披了一层艳丽的红纱,林立的烟墩、烽燧与村落、古堡交相辉映,看着如画美景,欣赏着精彩演出,正如肖先生所说,看文艺演出是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切入点,这一刻,长城文化、风土人情以鲜活姿态呈现在眼前,很生动,很特别。
而以摄影、采摘等方式玩转大同长城也是不少游客的选择。在阳高守口堡村,喜爱摄影的游客在这里一边感受着夏日的清凉,一边寻找角度拍摄长城,或者定格自己与长城的“最美瞬间”。村旁的守口堡,曾是明长城重要关口和屯兵之所,守口堡长城一直以来都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而游客刘女士则投入到长城脚下的杏林中,摘杏子尝鲜果,体验采摘的田野乐趣。
此外,在左云县管家堡村的农家乐里,店主唱着民歌、晋剧、耍孩儿、道情等,以浓浓原生态乡村文化招待专程前来品尝当地美食的游客。有喜爱美酒的游客,则前往守口堡附近的酒厂去体验独特的杏酒,以各种方式让自己的长城游多姿彩、有新意。
本报记者 陈杰
从平型关开启多元红色之旅
振奋人心的情景演绎、丰富多元的特色展陈、寓教于乐的军事体验……入夏以来,灵丘县平型关大捷景区人潮涌动、游人如织,景区内丰富的游览体验更是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出圈”。
近年来,灵丘县围绕平型关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白崖台、小寨等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名片。如今,这些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庄成了集餐饮、住宿、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村,不仅让文旅产业富有内涵,而且助推红色旅游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在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入口处的门区广场,由百灵鸟艺术团打造的情景剧《红军颂》精彩上演,演出通过“十送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争夺泸定桥”“长征胜利”等场景,带领游客开启一场追寻先辈足迹、感受革命精神的红色之旅。据艺术团负责人介绍,情景剧《红军颂》演出进景区活动由灵丘县文旅局组织,以“景”“艺”联动方式让文化活动更好服务于景区和游客。活动从今年6月开始,每周六、日上午以及重要节假日演出,将一直持续至国庆节后。
此外,在将帅广场,正在展出的“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烈士事迹展”专题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展现赵一曼烈士的生平和英勇事迹。走进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向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旅行团、研学团等展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纪念馆还增设廉洁文化展厅,让廉洁文化与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后的军事文化体验区,浓厚的红色氛围、丰富的科普宣传、多样的军事体验,更是吸引游客参观体验。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射击打靶、装甲战车、风靡拖拉机、真人CS和VR体验等项目感受军事文化。 本报记者 王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