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北京、西安、大同、南京等建设“博物馆之城”,这足以说明大同历史文化底蕴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特殊地位。而无论从历史的深度还是文化的广度看,古都大同本身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满城皆宝藏,处处有发现,众多主题博物馆更是带给人莫大的惊喜。伴随着大同文旅事业的快速发展,四海宾朋在深入感受古都大同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之时,都会欣然打卡我市各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慢享大同精深的文化底蕴,收获满满。
人文博物馆
探寻大同古城文化密码
大同古城历史悠久、内蕴精深,历史的厚重积淀与当下的文脉传承交相辉映,带给游客格外丰饶的文化体验,其中的历史遗韵与传奇故事令人回味无穷。在大同古城内有数座深具人文内蕴的博物馆,可让游客更加深刻读懂大同古城文化密码。
谈到大同历史文化的关键词,最重要的无疑是“融合”“包容”,在大同古城清远街北侧的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可让人深入感悟西京大同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在这座由始建于明代的历史古建开化寺改建的博物馆内,古色古香、幽静素雅,为博物馆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氛围,历史情境的叠加感,让观者仿佛穿越漫长时空隧道,细细体悟大同千年的恢弘气势和历史情怀。博物馆展览撷取了大同作为辽金陪都的244年历史,以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为主题,通过实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宗教、艺术、生活和丧葬等不同角度,勾勒出辽金元三代西京大同的雄姿,彰显多民族的交汇共融,以及由此演化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特色。
身处位于清远南门一侧的大同城墙遗址陈列馆,如同走进历史深处,在仰望中读懂厚重封土中的历史文化密码。在这里,读懂古都的历史文化积淀,精心的布展与丰富的内容,将大同古城的历史、脉络展示清晰,城墙夯土遗址的不同文化层叠加,带给人巨大的视觉震撼。在这里,读懂古城经历的战火烽烟,大同城所经历的战争洗礼,让大同城始终充满着英雄的气质,留下许多悲壮的长歌。在这里,读懂大同城墙曾经的荣耀与坎坷。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首,拒击蒙元,拱卫京师,大同城池的建设无与伦比,高度、厚度、建材、布局、设施和防卫体系均达到前所未有高度,形成独具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固若金汤。
大同有一座梁思成纪念馆,这对很多游客来说,颇感意外与惊喜。在这里,人们能读懂一代建筑大师内心的文化情怀、古建学识、巨匠精神,了解大师与大同的文化渊源,也能从中读懂大同的古城保护、文脉传承、发展理念。大同的古城整体保护重点修复理念,追根溯源,来自于梁思成先生当年远见卓识的启迪。如今,整座典雅深蕴、恢弘壮阔的古城,都是对这位大师的最好致敬,大同城墙及众多经典古建被精心呵护并修复,这就是对大师最好的告慰,也是梁思成纪念馆情归大同的渊源所在。 本报记者 史涌涛
艺术类博物馆
涵养城市艺术气质
大同是一座有艺术气质的城市,以雕塑、铜器制作、剪纸为代表的大同传统工艺是大同这方土地独有的艺术语言,全市有不少艺术类专题博物馆,如市雕塑博物馆、北朝博物馆、大同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广灵剪纸博物馆等,它们陈列着不同时代的精品,讲述地域文明、传承历史文脉、涵养城市气质,参观这些博物馆,可以从中体会到大同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气息。
了解大同古今雕塑艺术可以从北朝博物馆、市雕塑博物馆开始。北朝博物馆是市博物馆下设的一座北朝文物专题博物馆,在馆内可以看到青铜、石雕、绘画、碑铭、陶瓷、瓦当等馆藏文物,不仅见证了平城时代的繁荣,更体现了多种文化的汇聚和融合。市雕塑博物馆作为专业性强的现代雕塑博物馆,很好地延续了大同的雕塑传统文化,成为大同的重要艺术地标。众多经典现代雕塑艺术作品汇聚一堂,让这座场馆立足当代、与古对语,让雕塑的历史脉络在此延续。
除了雕塑艺术,大同地区的铜器制作也是地方传统技艺,大同的铜器制造经历了由兵器、礼器到日用器皿与工艺器具,并以其便携、耐用、易保存的优点深受人们喜爱。位于大同古城的大同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展示大同地区明清两代600余年的铜造技艺,展馆以“铜耀大同——明清大同铜造艺术陈列”为主题。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是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也是民间艺术瑰宝,以纸为载体,使用刀具塑型,我市的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是一家剪纸专题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展现了广灵剪纸的历史渊源、技艺流程、艺术特征、相关实物、项目成果等多方面。
一座博物馆讲述一段历史、一个展厅讲述一个故事、一件展品讲述一个情节,让每一位生活在大同、每一位前来大同的人都能感受到大同的历史厚重感,体会到大同的精神内涵与人文气息。本报记者 崔莉英
市博物馆
以史载物,秘境之旅
参观市博物馆,是了解大同的一次秘境之旅,也是独具特色的博览之旅。
市博物馆是御东文瀛湖畔的地标性建筑,空间设计融合了大同火山群、明代龙壁文化和云冈石窟等元素,常设展览以大同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为主线,开辟代地沧桑、北魏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个历史陈列,大同恐龙、梵语清音两个专题展览。
一楼大厅的《北魏贵胄出行图》,以大同沙岭村北魏壁画墓中出行图为蓝本创作而成,作为全国室内单体壁画面积中最大的一幅,整幅壁画人物众多,仿佛穿越时空,将古代贵族出行的场景带到了游客眼前。辽代的华严寺薄迦教藏殿正脊琉璃鸱吻高3米,在展厅里尤为震撼。具有鲜明辽金时代特征的石雕佛坐像,由玄武岩雕刻而成,均结跏趺坐,面相庄严,手印各异,气度雍容,浑然天成。汉代陶联枝灯,龙顶托盘、鸟树立人、精美绝妙。
来市博物馆不容错过的有几件镇馆之宝。出自司马金龙墓的镇馆之宝漆屏风画,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弥补了北魏前期古代绘画文物与北魏墨书真迹的空白;司马金龙墓石棺床的床足雕有西域风情的大力士,反举双手做出承托石床的姿态,反映了北魏时期开放融合的社会风貌;盘龙莲花石雕帐座雕工精湛,以及雕有波斯艺术元素的忍冬纹等,反映出北魏时期“中西交融”的特点;司马金龙墓出行俑群则堪称微缩版兵马俑,气势恢宏。骆驼及牵驼俑是北魏时期平城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北魏墓群出土的玻璃器被游客取了好听的名字“大同蓝”,这些玻璃器皿是西风东渐的见证。它们使用从西方传入的玻璃吹制技术,器形仿自平城当地陶壶,玻璃壶表面有类似蛤蜊壳的光泽,像是彩虹的颜色,光彩夺目。
本报记者 任翔宇
民间博物馆
感受城市多元与活力
漫步古都大同,各级各类博物馆不仅展现着大同悠久历史,而且绽放着独特城市魅力。据了解,除了国有博物馆,我市已经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和一些具备了博物馆部分功能的类博物馆,也凭借各自特色展现城市的多元与活力,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进。
喝养生茶、体验中医义诊、感受中医药文化,在大同古城鼓楼东街,广盛原店铺成为市民游客打卡地之一。其中,店铺西侧的广盛原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备受游客青睐,这里不仅有国家博物馆展出藏品,还通过三世医学体系、神形兼备、气行至妙、精微本草、牛黄厅等展示,让游客沉浸式认识中医中药,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含的生命观、疾病观及其医疗实践内容。
品尝各种精酿陈醋,感受用老陈醋制作的冰淇淋、咖啡、可乐带来的别样乐趣,在大同古城,众多游客被花样醋文化吸引。而晋北地区首个以醋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大同味醋文化博物馆就在距离云冈石窟不远的食货街,该馆以收藏的“原料生产、制曲酿造、成品容器等味醋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实物”为主线,集中展示大同味醋传统酿造文化,也是集老字号传承史、非遗技艺展示、科普教育、活化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展馆。
采访中,不少游客为“吉家窑”慕名而来。吉家窑陶瓷艺术基地位于云州区,是以黑陶文化为核心,集研究传承陶瓷文化艺术、复原唐代中国九大名窑之——浑源窑“茶叶末釉”等陶瓷艺术品,创新研发多种吉家原矿秘釉瓷、大同玉釉瓷等艺术品及陶瓷文化艺术创作、体验、研学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康养基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陶瓷历史,在大同古城魁星楼西北角还设有吉家窑博物馆,该馆以收藏、展示、交流、传承山西古陶瓷历史遗存和文化为目的,通过古代辽金、北魏陶瓷器以及吉家窑陶瓷展品展现古陶瓷的前世今生。
此外,我市的阳和坡知青记忆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炕围画展馆等也通过追忆知青岁月、感受古老民间艺术带给游客别样体验。 本报记者 王春艳
集章式游玩
探索大同城市故事
暑期,众多游客走入我市的平城记忆馆、大同红色记忆馆等场馆去探寻大同精彩的城市故事。为给自己的旅行增添更多仪式感和乐趣,以集章式游玩为主的新兴旅游方式受到青年游客的追捧,大家在各个场馆中收集刻有地标、景点、人物等的印章,以独特旅游方式创造专属自己的旅游记忆和回忆。
“快看,这是我的‘通关文牒’,今天盖上了一枚隐藏印章。”游客小赵兴致勃勃地向朋友们展示着旅游纪念册上新盖的一枚印章。这是一枚红色的印章,图案由“平城记忆馆”字样和微缩场馆建筑组成。看着栩栩如生的图案,小赵激动地指着印章说:“你们看,印章里的小狮子就像刚才真实场景的等比列缩放。”和小赵一样,热爱“集章式旅行”的张小玲也为自己规划了一条集章线路,为了更有主题性,线路以探寻古城内外记录大同城市故事、红色革命史的文博场馆为主。一路上,她在平城记忆馆收集到了绿色的刻着“原红旗广场邮电大楼电子钟”图案的印章,在红色记忆馆收集到了蓝色的刻着“白求恩伏案工作”图案等印章,而不同印章中所蕴含的故事、代表性的场景等,还引发了她对景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意愿。“在收集印章的过程中,很有乐趣和仪式感,每一枚印章代表着我又‘解锁’了新景点,也对这个景点的记忆更为深刻。”张小玲说。同时,游客还在魏碑书法家张霭堂故居纪念馆、古代铜造艺术馆收集到了刻有人物、铜火锅等图案的特色印章。
据我市文博场馆工作人员介绍,暑期,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专门前来盖章,以景点风光为主的印章最受青睐,此外,文案类型的印章也颇受游客喜爱,游客们带着自己的旅行手账,在每处景点努力集齐多枚不同图案的印章。这些印章对应着一处风景、一件文物和一段历史,加深了游客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也让自己的出行体验更具纪念价值和意义。
本报记者 陈杰
本版摄影: 韩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