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如今,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文旅产业已经成为了国家支持发展的新风口,国家文化旅游事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加,让文旅成为热门行业。“万物皆可文旅”成为不断被提及的热词,“文旅+”的范畴更加广泛,与农业链接,就是乡村振兴;与体育链接,就是时尚活力;与教育对接,就是研学修习等;与健康对接,就是生态康养,文旅事业全域、全景、全时、全民、全业联动发展已成大势。古都大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无论是灿若星辰历史遗存的艺术品位,还是文旅资源的丰富内涵,都堪称国内一流,当下,大同的文旅热度持续走高。日前,一款爆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更是把大同文旅推上热搜,“跟着悟空游大同”受到追捧。可以说,大同文旅事业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乘势而上,更好地聚人气、强体验,全力打造大同文旅金招牌,让大同文旅更加“火爆出圈”,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更好地打造大同文旅IP。首先要明确大同文旅的主题定位,一个独特而清晰的主题定位是文旅发展的灵魂,它能够让游客在众多文旅目的地中迅速识别并记住,而这个主题应基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特色产业等。综观大同文化的核心题旨是“融合”,核心内容是“北魏辽金看大同”,一如汉唐看西安,元明清看北京等,让大同的历史文化定位清晰鲜明而卓然不同。而广大游客来大同看云冈、游华严寺善化寺、打卡大同博物馆,均是如此,是以全新的大历史观重新审读中华民族历史,了解大同作为民族融合之城的“大同”气象。而主题定位一旦确定,后续的规划、建设、运营等都要围绕它展开,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当前,我市正通过“木兰有礼”等活动,全力塑造大同文旅IP形象,正迎合了这一点。
我们要纵深发展沉浸式旅游。深入挖掘文化是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深入挖掘大同的文化内涵,包括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并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体验,更好地提升大同文旅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在这方面,值得做的功课很多,我们应持续强化旅游产品的新鲜感,通过资源整合与内容策划,以独特性与创新性,引起游客的关注及兴趣,并转化为文旅消费,如精心规划空间布局,对景区进行科学规划,包括游客流线、功能分区、景观节点等,确保游客游览更顺畅,并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增强游客的沉浸体验感。我们要创新服务体验的仪式感,当前,许多来云冈石窟的游客都通过与大佛“击掌”来强化仪式感,而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大同文旅在活动策划过程中,应结合大同文化内涵及消费者心理、消费趋势经常创新策划,为游客不断带来充满惊喜的旅游体验,使之作为传播要素持续放大。我们要注重游客的参与感,迎合当前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智慧化互动体验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及“身份代入”参与到城市文旅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及口碑效应。
我们要着力提升文旅消费品质。当前游客更加重视旅行的情绪价值,追求主题多元和产品丰富的文旅消费体验。一个能吸引游客的好景区一定是具有便利的交通、成熟的配套设施、丰富的场景体验等多重优势。而当下,我市的一些热门景区因种种因素制约,在交通疏导及游客体验感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亟需改观。优质的服务是文旅繁荣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确保游客在景区内能够得到良好的体验,要把文旅服务做到精细化、人本化。文旅项目永远是口碑为王,而口碑就是来自把体验做到超乎游客的预期。我们要迎合当前年轻一代的文旅消费趋向,当代青年希望通过旅行缓解工作、学习压力,且更加追求个性,对出行方式及旅行元素的趣味性和精神层面要求较高,我们应着力创造文旅新场景,让年轻人欣然融入和深入体验古都大同的市井生活和文化生活。我们要更好地打造大同特色的文创产品,新时代的消费者,更加看重文创产品的个性和特色,更加注重文创产品带来的情感与精神体验,我们要注重文创产品与文旅IP形象的结合与创意设计,让文创产品形象化、故事化,做到更好看和更有趣,并让文创产品售卖场景化、体验化,让游客觉得大同文创产品既酷又炫还好玩,欣然把这份美好心情与感觉带回家,并乐于分享给亲人友人,从而更好地传播大同文旅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