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苑捷 通讯员 马明清 李亚琼) 近年来,灵丘县以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为契机,通过重学强训、互比互促等措施全力做好“学、育、练、干”四篇文章,充分调动到村工作大学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着眼破解基层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打造乡村振兴人才生力军。
学有讲台。该县各乡镇党委书记牵头,吸纳业务骨干、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按照工作对口、补齐短板、帮带共进原则对186名到村工作大学生进行贴身传帮带,并通过讲授一堂理论政策课、记好一本村情实务台账、分享一个掌握的必备技能、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四个一”工作法,实现工作一线“教”、互动交流“学”、生产一线“炼”,全周期加速到村工作大学生成长。
育有平台。该县成立到村工作大学生互促会,按照基层治理、农业生产、电商直播等领域组建10个志愿服务团,到村工作大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自由组队加入,由专业导师指导,全员分工明确、全程参与,深度渗透到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乡村农文旅融合等工作一线,迅速成长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全县每年500余人次参加集中服务活动。
练有擂台。按照各乡镇产业侧重、发展方向等特点,该县选取16个示范点打造电商带货、畜牧养殖等“8大实训基地”,由到村工作大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完成。同时,定期举办到村工作大学生青年论坛,大家讲经验、话成绩、晒亮点,在比学赶超中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20余名优秀到村工作大学生在活动中脱颖而出,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
干有舞台。按照“5+X”模式,该县安排到村工作大学生在产业振兴带头岗、生态振兴护卫岗等“五岗十八员”中选择担任“五岗五员”。三合地村到村工作大学生通过“党员+大学生+农户”工作模式,帮助村民销售3000余斤西红柿;谢之坪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开展“1+1+N”行动,通过拍摄一部宣传视频、形成一本村情简史,涌现出一大批乡村文旅“代言人”;下关乡成立养殖技术交流协会,通过技术交流指导、订单式养殖、直播视频带货,让农村电商“新农人”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