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蝶变跃升 向美而行

——我市城市建设发展综述
御河两岸风光秀美,大同城市魅力四射。 本报记者 张占兵摄

  □ 本报记者 高雅敏

  巍巍恒山,秀美御河,大同这片土地如此壮美。

  自然之美的背后,是不断增长的精神追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坚持不懈高标准大手笔进行城市建设、城市绿化,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尘飞扬、风沙漫天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大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骨架路网快速拓展,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市政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路宽了、城绿了、人乐了……一座绿色、生态、宜居的魅力之城正在迅速崛起。

  大气魄建设“一轴双城”

  我市按照“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的城市建设思路,全力推进名城保护、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矿区提升,努力打造特色化魅力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绘就的城市发展蓝图,大同城建拉开了由量变到质变跨越的精彩序幕。

  我市不断加快城市提档升级步伐,围绕城市品质提升、道路交通畅通、惠民便民和提升旅游形象等建设内容,主抓老城区、御东新区的路网、场馆、广场、快速路等市政基础建设,重点解决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解决断头路、道路老化失修、通行不畅和通行能力不足等问题;解决火车站周边和古城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解决安置区、新建小区、古城保护修复和政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周边配套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吸纳集聚、承接承载能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我市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发挥优势,用足、用好、用活相关发展政策,坚持高点定位、亮点创新、难点破题、实点用力,积极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全力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008年至今,共实施城建工程项目532项,总投资358.42亿元,累计完成额314.29亿元。其中,2008年至2024年新建城市道路471项,总投资202.74亿元,道路建设总里程644.06公里,其中快速路道路里程41.74公里,主干道道路里程222.89公里,次干道道路里程153.31公里,支路道路里程226.12公里(含厂区道路20.35公里)。

  以御河为“轴”,御东新区形成了以云州街、兴云街、西京街、恒安街、南环路、开源街为“六横”,文瀛东三路、柳莺路、文瀛路、太和路、文兴路、永和路、御河东路为“七纵”的“六横七纵”主干线路网格局;老城区形成了以操场城街、平城街、北都街、迎宾街、南环路为“五横”,御河西路、永泰南路、魏都大道、云中路、西环路、庆新路为“六纵”的“五横六纵”主干线路网格局,并以庆新路、开源街、文瀛东三路、北环路为主干道,实现了城市环路闭合,中心城区面积进一步得到拓展,城市发展整体框架基本形成。

  我市相继建成了跨御河桥梁7座(北环桥、平城桥、兴云桥、北都桥、迎宾桥、南环桥、开源桥),涉铁路、公路顶进桥40座,总投资35.42亿元。城市主要功能区域实现联通融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高。

  新建重点场馆12座,总投资101.92亿元。截至目前,12座场馆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这些场馆作为我市标志性建筑,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完善了城市功能,展现了古都城市时尚与古朴魅力。

  大手笔“绘”就如画城市

  一座城市犹如一件艺术品,必须精雕细琢,才能彰显魅力,在一次次雕琢中,绿化美化是点睛之笔。近年来,一场场关乎民生福祉、永续发展的绿色革命,给古都大同百姓带来了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我市大手笔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大规模进行城市改造。伴随着城市改造,围绕创建园林城市的目标,全市园林绿化建设无论绿化总量、种植档次,还是投资额度,均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绿化建设力度之大、规模之巨均前所未有,创造了我市城市绿化新纪录。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建成了智家堡森林公园、城墙带状公园、文瀛湖风景区、御河两岸景观绿化工程、十里河森林公园、口泉植物园、梓家村森林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园林城市”,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与此同时,我市通过建设小微绿地、口袋公园、道路绿化、提档升级、增设公园便民服务设施、推进社会绿化,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管理,为市民服务,助力文旅发展。2023年,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10.5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4.37%,绿地率为40.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5.38平方米,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公共事业体现大民生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是关系到困难家庭利益的一件大事。 近5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更多群众喜圆安居梦。全市开工改造棚户区6336套,危旧房开工改造307套;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1个,涉及7.06万户,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

  公共事业发展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类型多样的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给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电信、环卫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近3年来,我市共计新建改造供水、供气、供热管网1551公里。供水质量显著提升,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5.94%,位居全省第一。供热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8%,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15亿平方米,主城区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燃气安全进一步增强,2022年共完成20-30年老旧燃气管网290公里、居民自有设施改造56.8万户。

  数载耕耘铸辉煌,浓墨重彩绘新景。我市巨大的变化已经惠及每个人的生活,并为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展望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我市将以前所未有的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继续描绘城市建设新蓝图。

 
     标题导航
习近平回信勉励“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
~~~卢东亮主持召开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暨国庆假期旅游总结和冬季文旅工作部署会
~~~杨元元李春宏吴光辉等出席
~~~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主任郑红莅同
~~~——我市城市建设发展综述
~~~
~~~
~~~——访大同市柔性引进专家邢卉春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海报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第08版:走进云冈
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树牢以游客为中心的理念 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
“飞越长城”大型航空文化活动在我市集结开飞
开展草原保护立法立项调研和矿产资源管理立法调研
蝶变跃升 向美而行
【记者手记】
在云冈区,寻找辽金隐秘史迹
肝病医疗“守护星” 患者健康“引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