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贡献工会力量
2024年劳模精神进机关宣讲
劳模技术服务队深入企业送技术
创新小组在探讨研究创新模型
“五小”竞赛展
全市职工乒乓球比赛
新业态劳动者集中入会暨温暖行动
节日送温暖
焊工职业技能培训班

  砥砺绽芳华,扬帆风正劲。大同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省总工会工作大局,立足自身定位,积极履行职责,在加强思想引领中发挥工会优势、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工会作为、在做实维权服务中履行工会职能、在深化改革创新中体现工会担当、在强化自身建设中树立工会形象,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开启了新时代大同工运事业发展新征程。

  坚持政治笃定,思想引领成效突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职工头脑,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会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传学习,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讲师进企业”“劳模精神进机关”等活动,推动新思想新理论落地生根。以评选“职工书屋示范点”“基层工会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示范站”为抓手,带动各级工会打通文化滋养和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建设职工书屋327个、省级宣讲示范站21家、市级宣讲示范站13家。广泛构建工会大宣教“格局”,一体推进《大同工人》报、《大同工会》电视专栏、市总官网、微信公众号、“同工之家”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建设,制作拍摄劳模工匠专题片、风采录,壮大工会声音,提升工会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赴重点项目一线开展“三送三进”基层巡演,接续举办六届“中国梦·劳动美”全市职工书画展和三届职工篮球比赛,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市职工乒乓球比赛,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读书“悦”读、职工趣味运动会等文化活动上百场,有力弘扬了新时代先进职工文化。

  坚持政治稳定,劳动安全不断巩固

  定期召开安全维稳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建立“1+N+1+N”工作专班。市总工会带头,各级工会普遍建立劳动领域维护政治安全10项长效机制,用长效机制保障“五个坚决”“五个不发生”目标要求落到实处。全面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八大群体”、农民工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以联动解纷为抓手,发挥工会自身优势,配合人民法院搭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平台。全市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2个、工会法律援助机构4个,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赋能增效。

  坚持服务发展,职工竞赛提质扩面

  在全市高铁交通、文旅城建、信息网络、新能源建设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中广泛开展“践行新理念  建功 ‘十三五’”“建功‘十四五’  转型蹚新路”等主题劳动竞赛。举办全市“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数百场不同规模、富有行业特色、符合单位实际的职工职业技能大比拼,参与职工上万人次。坚持从扩展领域、扩大参与、激励创新、提升实效上入手,着力完善竞赛“六化”机制。牵头建立劳动竞赛协同推进机制,确定了20个示范单位,形成了各行各业共同参与、整体推进的竞赛格局。在全市企事业单位普遍开展“五小六化”提质行动,覆盖面100%,各单位参赛职工比例达90%以上,征集“五小”成果近万项,技术价值、经济价值规模可观。举办大同市首届“五小”创新成果展,进一步激发一线职工创新活力,一大批职工发明创造项目和基层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我市也连续三年荣获省“五小”竞赛优秀组织奖。

  坚持改革创新,产改成效显著提升

  发挥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牵头抓总作用,搭建产改工作“四梁八柱”,培育18个改革试点,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市总工会制定印发《大同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任务分解表》,将改革举措逐一分解到26个责任单位,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深化职业教育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依托大同工匠学院和农民工实训基地,打造“工匠学院+实训基地+线上培训+技能竞赛+工匠选树”五位一体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工作体系,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举办焊工、电工、建筑工等各类培训班292期,累计培训职工(农民工)38882人次,使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壮大,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选树典型,劳模工匠竞相涌现

  坚持模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先后选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0名,省劳动模范852名,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643个,市级劳模17041名。市总工会建成232家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引导职工开展科技攻坚和技术革新。组建14支劳模(职工)技术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45次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名师带徒等活动,实现跨区域、跨企业职工技术协作和技能提升。选树三届“大同工匠”共60名,创新开展“我为劳模工匠塑形象”活动,引领带动各行业、各层级不断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

  坚持依法履职,工会法治阶梯上升

  广泛开展“一法一办法”(新修订《工会法》《山西省实施〈工会法〉办法》)学习宣传贯彻,组织开展全市职工法律知识竞赛,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对全市企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市总工会积极落实工会领导干部接访和联系职工制度,将“12351”职工法律维权服务热线整合至“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职工投诉维权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共受理职工来访130起,来信、来电345件,全部实现案结事了。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服务,为职工提供调解劳动争议纠纷服务和法律援助;深化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累计受理职工劳动争议和法律援助案件32件,涉及金额110万元。

  坚持权益保障,维权体系全面建成

  深入推动职代会制度建设,开展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制专项行动,加强对企业规范用工管理的指导,全市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实现全覆盖,已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率达到90%以上,扩大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覆盖面,提高了职代会质量,全市共有国家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4家、省级示范单位20家。全市4708家企业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占应建制企业的91%,130余家中小微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有效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切实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竞赛活动,组织全市十大行业、1816家企业,38328个班组、62万余名职工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市总工会连续3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奖。大力推进煤矿智慧井口群众安全工作站建设及星级竞赛,建成星级煤矿井口安全工作站50家,其中五星级15家、四星级15家,实现煤矿井口安全工作站全覆盖。

  坚持倾力服务,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命名“妈咪小屋”102家、爱心托管班5个,新建“工会驿站”161家,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全市在档困难职工户数从2014年的3.5万户减少到目前的200户以下;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实现“四季送”常态化。“春送岗位”举办284场招聘活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8685人次;“夏送清凉”筹集1360万元慰问一线职工9.1万人次;“金秋助学”为3827名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834.7万元;“冬送温暖”累计为困难职工家庭发放帮扶资金(慰问金)1.55亿元。积极实施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全市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职工达48.6万人次,给付互助金2316.2万元,6380名患病职工从中受益;除此之外,还为全市251个单位的2.1万余名困难女职工办理特病保险。

  坚持提质扩面,组织建设成果斐然

  全面贯彻落实《大同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任务清单和配套文件,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工会改革各项刚性指标任务全部按时完成。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示范模式,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专项行动,扩大对新兴产业、新兴领域、新就业形态职工的覆盖面。加强各级工会建设,按基层工会组织工作特点选配60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和专职律师。实施智慧工会建设,“大同数字工会”大数据平台完成7669个工会组织,572647个实名制会员信息入库;“同工之家”App下载登录用户64798人,实名认证用户51017名,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网上网下一体推进的工会工作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正风肃纪驰而不息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思政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强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完善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请示报告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总工会强化工会经费预算管理,推进经审工作全覆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规范执行三公经费制度规定,建立完善联系服务基层工作机制。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关系,各级工会涌现出一批勇于挑重担、敢于啃硬骨头的优秀党员干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大同市总工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锚定“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紧扣“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切实扛牢政治责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彰显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打造和谐工会、匠心工会、品牌工会、阳光工会,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贡献工会力量!

 
     标题导航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贡献工会力量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