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高校学生党员成长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聚焦生产实践,将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力量,9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赴云州区开展“红色1+1”科技创新共建活动。
产教融合育“芯”人
近年来,我市与北京理工大学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取得丰硕成果。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为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输送了众多优质人才。
活动中,该学院教授胡伟东表示,实现“小黄花、大产业”发展目标,需要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优质科技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此次活动为高校科技创新与大同市转型发展架起了桥梁,下一步,采摘机器人、太赫兹无人机遥感等新兴技术,将成为推动黄花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实地走访探真知
活动中,该学院师生实地参观了云州区唐家堡村黄花主题公园。
胡伟东表示,产量评估、气象预测、质量检验是该学院微波与太赫兹技术研究所的技术强项,通过广泛精准的实地采集调研、搭配先进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等建立“黄花大模型”,有望实现产量精准预估;通过搭建实地气象站,依托与国家气象卫星中心合作共建,可实现黄花基地空天地一体化气象精准预测;通过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提取黄花产品关键参数,可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精准检测;通过布局战略、实施技术,将助力黄花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共创未来开新篇
通过共建会议和实地交流,该学院与云州区黄花种植基地的合作关系得到持续深化。未来,双方将持续高质量推动合作走深走实,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同时,双方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升“大同黄花”的品牌影响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讲好新时代“黄花故事”。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