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指明了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坐标和实践路径。作为信访干部,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深髓思想和实践要求,清醒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力推动全市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抓住政治建设这个根本
信访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信访部门讲政治,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在办理每件信访事项中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不断累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党的温暖。作为信访干部,要主动对标对表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研究信访问题,深入研究各地社情民意新情况新动向,深刻分析信访矛盾新特点新规律,准确把握群众诉求表达新形式新变化,不断提高信访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发挥好信访工作“晴雨表”的政治功能和重要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坚持人民至上,把走群众路线的要求贯穿始终
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使命,既要坚定信访制度自信,也要在坚持中加强、在改进中完善,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把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好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带着对群众感情的温度做信访工作,发扬“四家”精神,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让群众感到温暖,带着为群众服务的初心做信访工作。健全完善“信访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更加方便群众反映诉求,积极回应关切、释疑解惑,进一步引导形成“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的局面。带着向群众学习的态度做信访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虚心学习,从群众中吸取智慧营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水平,在工作中真正体现群众利益、愿望和要求,切实提高为群众服务质效。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新时代信访工作活力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断深化信访事项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落实信访档案管理办法,实现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各类资料全方位收集归档,做到有迹可循、有据可查。同时,纵深推进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关系。信访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信访工作是维权工作,我们要依法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是正确处理解决诉求和维护秩序的关系。信访工作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解决群众的诉求,我们要时刻印在脑海中,并转化为抓好信访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三是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做信访工作要多管齐下、情理法并重。要以情感人,带着感情去做工作;要以理服人,相信群众是讲道理的;要以法育人,加大对群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作者单位:市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