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提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引领力

专家教师共绘思政课一体化“同心圆”

  本报讯 (记者 田雁) 10月27日,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与大同片区大中小学校联合举办了以“云冈石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集体备课会。此举旨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推进大同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会上,来自大同大学、大同师专、大同一中、市实验小学的6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围绕“云冈石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龙以《云冈石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题,从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北魏文化,详细介绍了民族融合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影响,深入挖掘了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韵畅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题,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历程、举措等,深入分析了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有力论证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促进中华民族大交融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同师专郭凤宇、赵馨宁从“行走的思政课”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感受北魏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进而发挥思政课实践育人的作用;大同一中张明明从中学生的特点出发,将云冈文化融入《延续文化血脉》这节课中,让学生感悟北魏文化的魅力,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市实验小学武晓琴围绕《我们神圣的国土》课程内容,以云冈石窟为例,从教材、学情、教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引导学生在感受祖国山河壮美之时,用实际行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展示活动后,参会师生还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认为,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大同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平台,获益匪浅,以后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让每个学段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学生成长打好底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家表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行动,坚持以学科为中心,以云冈石窟为依托,把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学生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标题导航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张强深入古城现场办公并召开古城建设推进会议
展现老街市井风情 融合古城生活场景~~~
~~~
~~~□ 本报记者 苑捷
提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引领力~~~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着力建设精品文旅项目 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古城东南隅历史街区 修复展现历史风貌
图片新闻
“小菌棒”撬开“致富门”
专家教师共绘思政课一体化“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