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拒门堡:红色教育打卡新地标

本报记者 苑捷 通讯员 张选

  长城脚下自古英雄洒热血,古堡之乡革命精神放光芒。在新荣区,有一个地方,有“边塞古村落 红色革命村”之称,古代长城军事斗争史在这里延续,近代红色革命斗争史在这里上演,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谱写着一段段革命佳话。它就是新荣区郭家窑乡拒门堡村。

  拒门堡村背靠长城,地处晋蒙交界处,自古是边关要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历史文化积淀深厚。2019年,新荣区创建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年,在此基础上新建了拒门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拒门堡村还是省级国防教育示范村、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属大同市及新荣区红色文化旅游重点区域。

  走进新落成的拒门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那一幅幅泛黄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斑驳的革命文物,一段段生动的解说词,无不彰显着拒门堡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使命与担当。馆内还陈列着李子恩、张登峰、张广济等革命烈士照片,并附有每位烈士的英勇事迹,四周摆放着纪念花篮,墙上“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十分醒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年4月以来,拒门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迎来研学热潮,这里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各地的研学游团队,参加红色研学活动的学生们身着八路军服装,聆听革命故事、参观革命遗址、体验军事项目,切身感受先辈抗日救国的壮志与艰辛,深刻认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家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截至目前,基地已有超6000人次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成为研学新热点。

  新荣区是一方英模辈出的红色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拒门堡村就是新荣红色血脉的历史见证。据介绍,抗战时期,拒门堡村这个不足千人的小山村全民抗日,先后有70余人参军,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

  打造拒门堡红色革命教育纪念馆,是新荣区庚续红色血脉、提振干部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该区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具体抓手。该区先后投资800多万元推动场馆建设,投资15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投资400多万元推动乡村振兴,拒门堡村实现了整体突破与提升,先后被评为“山西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山西省国防教育示范村”“全省关心教育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如今,拒门堡村已成新荣区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和传承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管理服务,把纪念馆打造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地标、铸魂育人的重要课堂、锤炼党性的重要阵地,引领和激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爱区兴区、苦干实干,为新荣区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贡献更大的精神力量。”新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特稿
   第07版:地产
   第08版:公益
拒门堡:红色教育打卡新地标
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 在建设美丽大同中担当作为
天津书画名家优秀作品大同展启幕
首届市文化和旅游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上线京东
宣传引导接地气 村规民约入人心
勇当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阳高县完成255户危房改造
甘肃文县天池:湖光山色雪峰美
大同籍棋手丁浩连续两届挺进决赛
社保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