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闫昌) 11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贡献国企力量”有关情况,并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近年来,市国资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切实担负起国资国企在我市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历史使命,各项工作均完成预期目标。在优化布局方面,将市属企业整合为13家,形成“1+3+9”国企矩阵,包括1个投融资平台、3个公共服务企业、9个产业集团。不断加大劣质企业退出力度,严控新增法人户数,全面摸排清理长期亏损、非主业、3级以下公司。目前,已有18家企业完成注销,3家企业提级管理,1家企业股权转让。
在竞逐“四大赛道”方面,始终冲在最前面,形成优势项目32个,占全市的60%,前三季度实际完成投资4.8亿元。投资建设中兵铸造、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园,重点实施晋创谷·大同、古城历史街区保护修复等项目。全力打造东风里数据服务基地,呼叫标注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
在“六定”改革方面,总部机构数量减少45%,人员数量减少26%。深化企业董事会建设,以人员和机构“量”的减少,倒逼市场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质”的提升。制定《监管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在资本监管方面,截至10月底,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运行数据累计18.41万余条,企业“三重一大”决策、投资等全部纳入在线监管。累计盘活闲置资产20余万平方米,增加年收入近千万元。制定《管理企业债务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
在民生保障方面,已完成永安路公交枢纽站一期项目建设任务,修建公交候车亭100座,新建公交电子站牌60个。市供排水集团投资建设二次供水智慧调度服务中心,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市开发建设集团承建的大同救助管理站迁建项目正在进行。市农发集团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天镇、阳高两县今年已完成新建面积7.2万亩,提质改造面积6.1万亩。“三供一业”全面完成,30万户职工住宅维修改造,26万名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46户厂办大集体改革等重点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千方百计做好关闭和破产企业职工善后工作,有效解决未办理退休手续职工的社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