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永宏
11月30日,由云冈研究院、山西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云冈学论坛:平城佛寺遗址”在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举行。论坛设有“平城佛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云冈石窟的景观”“北魏洛阳佛寺遗址”三个主题,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云冈研究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17家科研机构、文博机构和高校的40余名考古、历史、古建筑等领域专家学者参会,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致开幕辞。杭侃首先感谢国家对石窟寺考古人才培养和云冈学学科建设的支持,并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本次论坛会议主题设置集中,以便大家能够通过集中研讨进行思维碰撞,并鼓励现场同学能够有内涵且不惧“内卷”,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在杭侃“在冬天里为了学术抱团取暖”的倡议下,论坛伴着窗外凛冽的寒风火热开展。
论坛分为三场进行,首场主题为“平城佛寺遗址的考古发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主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庆捷首先作了《云冈山顶北魏佛塔遗迹试探》的报告。他的报告分为云冈山顶佛塔的由来及其形制、山顶佛塔的建造与装饰两部分,他首先从中亚地区古塔入手,结合凉州覆钵式塔和楼阁塔对北魏平城所出现的佛塔样式进行溯源,指出北魏平城时期曾存在两条佛塔传播路线。随后,以2011年云冈石窟山顶佛寺遗址发掘的残留6米高夯土的佛塔遗迹为例,结合出土遗物,探讨了佛塔建造、瓦当纹饰、塔刹装饰等问题。
随后,云冈研究院历史与民族融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雁卿作了《云冈石窟的北魏佛寺遗址》的报告。王雁卿将云冈石窟的北魏佛寺遗址分为两种类型,按发现时间对云冈石窟的北魏佛寺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并重点对遗址中石墙与基坛的关系、兽首门枕石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现有材料对这批遗迹遗物进行了简单编年,并以此对云冈石窟排年分期研究进行了新尝试。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树云从项目概况、主要收获、性质探讨三个方面,对“大同铁牛里北魏佛寺遗址”进行了深刻诠释。她认为,该遗址是一处以塔基为中心的北魏寺院遗址,遗址中塔基及其回廊柱网保存较好,塔基中部发现有一处用于瘗埋舍利的埋藏坑,为北魏平城地区首次发现。此外,寺院内还出土了泥塑佛教造像及铁甲残片,佛寺遗址中的铁甲或有其特殊含义。最后,李树云就遗址性质、年代展开了详细论述,并结合《魏书》《水经注》和碑刻文献等对佛塔兴建和损毁的过程进行了复原。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裕群以平城永宁寺遗址、云冈窟顶佛寺遗址、“思远灵图”遗址等为例,对平城时期佛教寺院的空间布局进行了阐述。他简要介绍了平城各佛寺的概况、布局形制与出土遗物,对佛塔的形制、塑像的风格进行介绍与归类,认为北魏平城佛寺布局可分为两种类型,早期仅有单塔配置,云冈窟顶佛寺、思燕寺均可归于此类。而鲁班窑石窟上方疑似为僧院所在,或共同构成了塔院、僧院和石窟相结合的形制,是北魏佛寺遗址中仅见的一例,可能与犍陀罗地区佛寺形制有关。之后便是塔、殿组合配置的寺院,例如思远佛寺。而塔、殿、讲堂配置的寺院只见于文献记载,未见实例。
诸位专家学者发言结束后,便进入了讨论环节,大家就近年来楼阁式塔样式的溯源、出土瓦当与石塔的关系、建筑构件编年对排年的意义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论坛第二场主题为“云冈石窟的景观”,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庆捷主持。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教师李若水首先作了《云冈石窟第五、六窟窟顶佛塔与石窟历史景观的研究与复原》的报告。李若水围绕云冈石窟第五、六窟窟顶寺塔遗迹,对北魏和辽金时期塔的形制进行复原,进而对窟顶佛塔与石窟历史景观展开讨论。研究首先确定营造尺,之后根据现存遗址的开间尺度确定平面规制,再由塔的层数、收分、屋顶坡度等因素进行立面复原,最后结合现有出土图像进行三维复原。结合云冈的地形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推测郦道元眼中的“山堂水殿”应该包括了云冈山顶的寺院和窟前临水的窟檐建筑,并对云冈石窟景观的核心与轴线进行了分析。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彭明浩作了《云冈北魏窟前建筑》的报告。他认为,关于云冈窟前建筑的年代争议(讨论)自宿白先生发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碑”始,未曾中断。彭明浩通过对云冈窟前寺院建设中的壁面遗迹现象考察,确认有大型梁孔和明确的横槽遗迹,推测除11—13窟外,其他洞窟均曾有北魏窟前建筑,云冈后期工程中并非放弃窟前建筑,而是营造模式不同。随后,他围绕鹿野苑石窟的窟前建筑展开论述,并由此启示平城地区修建窟前建筑的传统自云冈之前便已出现,且大梁孔很可能是皇家工程的反映。
论坛上,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教授侯妙乐作了《石窟寺时空智能与虚拟修复》的报告。侯妙乐从石窟寺时空智能与虚拟修复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应用示范、总结四个方面展开报告。首先指出目前数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数据量极大而不能有效服务于文保需求,故而其团队提出文化遗产时空智能的概念,将AI用于时空型文化遗产特征分析,通过多维动态数学模型使文化遗产具备多元动态的表达能力,最终能智能地在规定时间内将所需文物相关数据、信息和知识送给需要和感兴趣的人。
论坛第三场主题为“北魏洛阳佛寺遗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裕群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首先作了《北魏洛阳永宁寺的考察研究》的报告。钱国祥从永宁寺概况、寺院遗址的考古勘察、寺院出土遗物等方面详细梳理了洛阳永宁寺的发掘情况,后从院墙与门址、木塔基址两个视角切入,展示出土建筑材料、塑像等图像资料。钱国祥认为,九级佛塔为永宁寺的主体建筑,可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高的土木混构佛塔。礼佛者可以通过塔内回廊式殿堂拜佛观佛,而洛阳永宁寺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塔心实体中部未见刹柱柱础,且塔心实体北侧未见弧形壁龛,此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界的持续研究。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涛作了《北魏都洛时期佛教发展的政治意蕴》的报告。刘涛深入探讨北魏都洛时期佛教发展,通过对洛阳城寺院位置和数量进行考察,可以得知北魏迁洛后皇家寺院的选址呈现逐步进入城内靠近权力中心的趋势。随后介绍云冈石窟、巩县石窟、龙门石窟等双窟或双主尊的遗存,探讨了“双窟与双主尊”的政治意蕴。
论坛上,云冈研究院文博副研究馆员、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冈学博士研究生吴娇, 云冈研究院文博副研究馆员、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冈学博士研究生侯瑞,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冈学博士研究生吴洁、任志伟等作为“与谈人”,与相关学者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交流、探讨。
讨论结束,杭侃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说,新材料带来新问题、新视野催生新方法、新技术带来新变革,并对石窟寺考古迎来崭新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