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邸东芳) 近年来,平城区委把对村(社区)巡察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紧盯重点、夯实力量、系统施治,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聚焦群众关心关注问题,深入开展对村(社区)巡察“回头看”全覆盖,切实有效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持续推动对村(社区)巡察工作走深走实。
统筹谋划,制定监督“路线图”。平城区委将对村(社区)巡察纳入新修订的巡察工作规划,制定《关于高质量推进对村(社区)巡察全覆盖的指导意见》《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全覆盖工作计划》等,科学绘制巡察进度图,确定每年开展两轮对村(社区)巡察,每轮巡察不少于20个村(社区)。同时,将全区203个村(社区)划分为普通情况类、风险隐患类和重点关注类,明确监督路径和方式,全力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紧盯重点,明确监督“清单表”。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平城区委结合各村(社区)特点,围绕乡村振兴、惠民利民政策贯彻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等,制定《区委对村(社区)巡察“四个聚焦”监督重点清单》,梳理明确对村(社区)巡察17项监督重点,细化开列76条突出问题表现,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
夯实力量,培养监督“生力军”。统筹巡察人员力量调配,将各部门熟悉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农村“三资”管理、社区建设、民生政策等的业务骨干抽调到巡察组,实行模块化管理。在组长选配上,注重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相结合,抽调派驻民政、农业农村、财政等单位的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担任巡察组组长,推动对村(社区)巡察从“单打独斗”向“术业专攻”转变。
系统施治,压紧监督“责任链”。平城区委以系统观念推进监督治理,制定《关于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责任清单(试行)》《巡察整改质效评估办法》《关于巡视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实施办法(试行)》等,构建“区委领导、街道主责、村级落实、区直部门(单位)配合、纪委和组织部日常监督”整改责任体系,并通过下发每轮巡察发现共性问题情况通报,召开未巡先改暨巡察反馈整改集体约谈会,形成巡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改革发展的闭环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