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是一种“画出来的书”,是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家长和老师给孩子讲故事、帮其学知识的良好读物,而且还可以全面建构孩子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当下,绘本越来越受到家长、老师和孩子的欢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自然也不例外。国内一些高校教授、青年学子把石窟考古、历史文化、建筑特色和科技魅力作为绘本创作研究的对象,并以浅显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有趣而具有无限想象力的画功出版成书,受到读者的青睐。
近日,一本按照云冈石窟参观路线编撰而成的科普百科绘本《云冈石窟》,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它的作者就是两位对云冈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青年学者,云冈石窟景区云冈礼物店内“喜游工作室”系列文创设计者。
内容创作者郭淳,北京大学硕士,北京艺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作品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曾深度参与《和光同尘》《芥子须弥》《融》等云冈经典艺术展览的策展工作,致力于古典艺术的当代传承。
绘者田璐,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漫画专业,漫画作品荣获金龙奖最佳组委会优秀奖、参展北京艺术双年展,并成功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多年深耕互联网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创意与实践经验。
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了解《云冈石窟》,了解云冈石窟背后的深厚文化,3月15日,两位作者在北京郭守敬纪念馆“运河书会”分享了以《探索云冈石窟的奥秘》为主题的绘本内容。
她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云冈石窟的历史起源、建造过程、艺术特色以及背后的文化故事渐次展开。
是谁建造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怎么建造的?云冈石窟为什么建造在这里?“云冈”二字又从何而来呢?如今风化的雕刻曾经是什么模样?我们应该如何游览云冈石窟?
手捧绘本《云冈石窟》,参与者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翻开绘本的第一页,一幅宏大而壮观的云冈石窟早期、中期、晚期主要洞窟示意图展现在读者面前。从第1窟到第20窟,以及第39窟和古道车辙,以手绘的形式、不同的颜色搭配,标注得十分明显。那连绵的石窟群,宛如一部凝固的史书,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引导读者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
沿着绘本的指引,道武帝拓跋珪和一位可爱的卡通人物一句“云冈,你好”把读者拉回到了1500年前的平城。他们带领读者认识了平城时代以及那些具有浓郁西亚甚至东罗马风格的器物。“那时的平城好大啊!真的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在场的一位小孩轻轻地发出一声惊叹。
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一尊尊高大的佛像庄严肃穆,仿佛在迎接每一位客人。绘本中详细介绍了这些佛像的雕刻工艺和历史背景,让人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云冈在哪里?》《开窟了!》《大佛洞里住大佛》《墙壁上的“连环画”》《手拉手的“双胞胎”》《中西合璧的大石壁》《神仙住神山》《欢迎来到音乐会》《菩萨的好“帮手”》等一系列图文并茂的绘本读物里,读者仿佛能看到古代工匠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用手中的工具,一点点地雕琢出这些艺术杰作。每一句解说,每一幅绘画,都包含着云冈石窟里每一处细节,语言生动有趣,画面极富感染力,符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走进石窟内部,光线变得昏暗起来,但绘本中的精美插画和详细解说,让读者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石窟的独特魅力。壁画上的色彩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已经略显斑驳,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绚丽与辉煌。那些生动的人物形象、精美的装饰图案、富有韵味的服饰文化,无不展现出古代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绘本中特别提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如第5窟和第6窟。第5窟的大佛高达 17 米,中指超过2米长,耳朵超过3米高,两膝之间约15米远,中间容纳近百人,气势可谓恢弘,令人仰之弥高。站在大佛脚下,人们无不感到自己的渺小。而第6窟则以其复杂的雕刻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窟内雕刻的佛陀的一生,组合而成就是一部生动的“连环画”。
随着脚步的移动,读者来到了云冈石窟的中部区域。这里的石窟风格更加多样,既有雄浑大气的,也有细腻婉约的。绘本中对每一个石窟的特点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1500多年前,文成帝同意昙曜的建议,昙曜选择在整座武州山山体最厚最高的地方开凿,修建了5座宏伟的洞窟,武州山石窟的建造,就是从这里开始的,5座大佛是北魏平城的见证,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繁盛的见证。
继续前行,读者来到了云冈石窟的晚期洞窟。与早期洞窟相比,这里的风格更加简约,但依然不失其独特的魅力。绘本中解释说,这一时期的石窟受到了当时社会变迁的影响,但其艺术价值依然不可小觑。看着这些晚期洞窟,读者仿佛看到了云冈石窟的发展历程,看到了民间开窟的无限活力。
在游览的过程中,读者不仅欣赏到了石窟的艺术之美,还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周围的青山绿水环绕着石窟群,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绘本中也提到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让读者意识到保护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走出石窟,心中充满了感慨和不舍。跟着绘本《云冈石窟》游云冈,让读者对云冈石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它不仅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对绘本百科读物《云冈石窟》赞不绝口。他在为这本书写的后记中称“本书是一本按照参观路线将云冈石窟重点洞窟的精华介绍给少年儿童的绘本,旅游是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相信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广大少年儿童更好地理解云冈石窟艺术的价值。”